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三虢
释义

基本解释

古代 虢国 有 东虢 、 西虢 、 北虢 之分,先后为 郑 、 秦 、 晋 所灭。见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后亦泛称“三虢”。 清 朱耷 《题画八哥》诗:“八哥语 三虢 ,南飞鷓鴣少。”

成语(Idiom):三虢(sān guò)

发音(Pronunciation):sān gu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们为了得到名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原则和道德。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三虢是由“三”和“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三为数字,表示数量,虢为虢国的简称,代指春秋时期的虢国。虢国是一个贵族聚居的国家,贵族们为了争夺国家的权力和利益,采取了各种不择手段,不顾道德和原则。因此,三虢成语形容人们为了得到名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原则和道德。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三虢常用于批评那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场景中的不正当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虢的故事源于《左传·哀公十二年》。虢国国君献公有两个儿子,哀公是其中一个。哀公年幼时,献公将其送到齐国学习。哀公在齐国学成归国后,虢国的权臣陈文子却不愿将权力交给哀公,于是设计陷害哀公,让他被迫离开虢国。后来,陈文子又设计谋害哀公的哥哥,使得哀公成为虢国的国君。哀公上台后,他为了报仇,采取了残忍的手段,不择手段地清除政敌,终使虢国陷入混乱和衰败。因此,后人将虢国的这段历史用“三虢”来形容为不择手段、不顾道德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虢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为了得到晋国的官职,不择手段地陷害了许多无辜的人,真是三虢之徒。

2. 这个公司为了赚钱,不顾法律和道德,采取了一系列三虢的手段。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三虢”与“不择手段”、“不顾道德”等相近的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虢国历史的知识,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四凶”、“五毒”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为了得到好成绩,不择手段地作弊,真是三虢之徒。

2. 初中生:这个学生为了当班长,不顾原则和道德,采取了三虢的手段。

3. 高中生: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他不择手段地攀附权贵,真是三虢之徒。

4. 大学生:他为了获得实习机会,不顾道德和原则,采取了三虢的手段,最终导致声誉受损。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9 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