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生涩
释义

基本解释

生涩 shēngsè
(1) [awkward]∶不流利,不纯熟
文笔生涩
(2) [coarse;jerky]∶不光滑
冰纨生涩

近义词

晦涩、艰涩

反义词

流畅

英文翻译

1.jerky; choppy; not smooth; lacking in fluency (in reading)

详细解释

亦作“ 生澁 ”。1.指麻木干燥的感觉。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今 唐 邓 间多大柿,其初生涩,坚实如石。” 冯至 《无花果》诗:“我的诗也没有悦耳的声音,读起来,舌根都会感到生涩。”
(2).不润滑。 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之一:“玉笛悲凉吹易散,冰紈生涩画难亲。” 宋 苏辙 《和迟田舍杂诗》之二:“床鋭日益销,车辖转生澁。” 梁斌 《播火记》四九:“灾难像锈钝了的锉刀,生涩、迟钝地锯锉着人们的生命。”
(3).不流畅;不纯熟。语本 唐 白居易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诗:“不敢邀君无别意,弦生管涩未堪听。” 元 鲁贞 《题赵章泉诗后》:“用字生涩,鍊句强硬,使人读之激脣刺吻而无味,此 宋 末诗人之失。” 清 金农 《新弦曲》:“故琴今夕张新絃,弹者生澁声可怜。” 郑振铎 《离别》:“ 箴 的话声有些生涩,不如刚才的轻快了。”
(4).谓生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顽羊角靶尽尘缄,生涩了雪刃霜尖。”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那更这减银上因何不见生澁。” 元 郝经 《冤鐍叹》诗:“铁簧生涩深金苔,沴气缠结埋阴霾。”
(5).犹生疏。《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书呵!相别日久,且是生澁。欲待不看,焉得一举成名。”
(6).喻感情不和。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这两三年咱俩又起了生涩,撕破过面子。” 姚雪垠 《长夜》三五:“这样弄下去,不是要跟 马文德 闹生涩么?”

成语(Idiom):生涩

发音(Pronunciation):shēng s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文辞或知识晦涩难懂。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生涩一词形容文辞或知识晦涩难懂,指的是文字或知识内容难以理解或理解困难。生涩通常用来形容文章、演讲或学术讲座等内容难以理解或难以入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生涩常常在教育、学术或文化领域使用。它可以用来描述学术论文、专业书籍、复杂的概念或抽象的思想等内容。此外,生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的言辞或表达方式难以理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生涩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二年》中,原文为“独孤而生涩,不可以言功。”意为“孤独而无人理解,不能夸耀自己的成就。”这个成语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有些内容对普通人来说难以理解。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生涩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其中“生”表示新鲜、未经加工的意思,而“涩”表示苦涩、难以咀嚼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篇论文的内容非常生涩,我读了好几遍都没能完全理解。

2. 她的演讲虽然内容丰富,但过于生涩,很多观众听不懂。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生涩与难以理解的概念或内容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阅读一篇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时的困惑和困难,以此来联想生涩这个词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生涩这个词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晦涩难懂”、“晦涩无比”等。通过学习这些词语,可以提升对语言表达的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这本科普书的内容对我来说太生涩了,我完全不懂。

2.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有时候太生涩了,我们不容易理解。

3. 高中生:这篇文学评论的语言很生涩,需要仔细品味才能理解。

4. 大学生:这门课的教材非常生涩,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消化吸收。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