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司明
释义

基本解释

(1).负责让眼睛明亮。谓使了解下情。《左传·昭公九年》:“女为君目,将司明也……而女不见,是不明也。”亦指眼睛。 清 曹寅 《夜饮和培山眼镜歌》:“生人六凿宜藏用,五官首出司明重。”
(2).官名。 新莽 设置。参阅《汉书·王莽传中》。

成语(Idiom):司明

发音(Pronunciation):sī mí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司明指的是明察秋毫,善于观察和识别事物的能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司明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司”指的是掌管、管理的意思,“明”指的是明亮、清晰的意思。司明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具备了清晰明了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分析事物,并能准确地判断和识别其中的细节和特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司明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观察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准确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特点。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在观察和分析问题上的能力,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要注意观察和识别事物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司明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司马牛舍九牛,焚香而拜之,曰:‘我闻仲尼云:”君子不器。‘今吾子有九牛之才而以之为器,非吾所谓君子也。‘”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司马牛的人,他养了九头牛,非常看重这些牛,甚至将它们视为神明般拜祭。但是有位朋友告诉他,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该被物质所束缚,而是要以品德和修养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从而引申出了司明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不应该被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或物质上,而是要具备广泛的洞察力和智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司明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观察问题上非常司明,总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2. 这位科学家以其司明的洞察力和创新思维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司机(司)驾驶着一辆明亮的车(明),车上有很多仪器和仪表,司机能够清晰明了地观察和掌握车辆的各项情况,这就是司明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和新闻来进一步了解司明的应用场景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等,来拓展对观察力和洞察力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喜欢看鸟,因为它们的羽毛很漂亮,而且我能够司明它们的种类。

2. 初中生: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我总是能司明老师的重点,很容易理解。

3. 高中生: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时,我通过司明各国代表的表态和立场,成功推动了一项决议的通过。

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司明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市场需求,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进业务。

以上是关于成语“司明”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17: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