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乌头晕 |
释义 | 基本解释晕厥。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通谓暴厥无知为殟死……乌殟,欲死也,今人犹云乌头晕矣。” 成语(Idiom):乌头晕 发音(Pronunciation):wū tóu yū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头晕目眩,意识不清。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乌头是一种有毒植物,人体接触后会出现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等。乌头晕比喻头脑昏沉,思维不清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思维迟钝,头脑不清楚的状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乌头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四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有一位名叫邹忌的贤人,他曾经劝告齐襄公要联合晋国共同抵御强敌。然而,齐襄公却因为邹忌的草率和迟钝而拒绝了他的建议。为了让齐襄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邹忌做了一个实验。他给齐襄公送了两副礼物,一副是美丽的珠宝,一副是毒乌头。齐襄公贪图珠宝的美丽,却没有看出毒乌头的危险性,结果误食了乌头而中毒。这个故事表达了邹忌对齐襄公迟钝和思维不清楚的批评,从而形成了成语“乌头晕”。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乌头+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昨天晚上熬夜写作业,今天早上起来乌头晕,一整天都没精神。 2. 考试前紧张得睡不好觉,结果考试时感觉头脑乌头晕。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乌头这种有毒植物,如果误食了会感到头晕目眩,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头晕、目眩相关的成语,如“目瞪口呆”、“晕头转向”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例句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他在过山车上玩得太疯狂了,下来后头晕得直晃。 2. 初中生(13-15岁):考试前晚他熬夜复习,结果考试时头脑乌头晕,答不上来题。 3. 高中生(16-18岁):她因为感冒发烧,吃了药后感觉乌头晕,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