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正正 |
释义 | 基本解释(1).整齐貌。《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 曹操 注:“正正,齐也。” 元 罗爱卿 《凌虚阁避暑玩月》诗之四:“曲曲栏干正正屏,六銖衣薄嬾来凭。”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一夫倡言,万人接响,其旗正正,其鼓堂堂。” 成语(Idiom):正正 发音(Pronunciation):zhèng zhè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完全、正好、恰好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事物完全符合、恰好符合某种要求或条件。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某种情况完全符合预期或恰好符合某种要求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诗经·豳风·丘中有麻》中有“正正吾心,不忘尔居”一句,意为“我心正直,不忘记你的居所”。后来演变为表示完全符合某种要求或条件的意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答案正正是我想要的。 2. 这个问题正正是我要问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正正”与“正好”进行联想,它们的发音相似,意义也有些相近。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正正”相关的成语,如“正中下怀”、“正义凛然”等,进一步扩大词汇量。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今天正正是我生日,我非常开心。 2. 初中生(13-15岁):我正正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没有等到很长时间。 3. 高中生(16-18岁):我的作业正正符合老师的要求,得到了高分。 4. 大学生(19-22岁):我在考试中正正答对了所有问题,感到非常满意。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