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正书 |
释义 | 基本解释(1).书体名。也叫楷书、真书。相传正书始于 东汉 王次仲 ,完备于 三国 魏 锺繇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庾元威 《论书》:“所学正书,宜以 殷钧 , 范怀约 为主,方正循纪,修短合度。” 唐 岑文本 《伊阙佛龛碑》:“高一丈六寸,广六尺六寸五分,三十二行,行五十一字,正书。”《宣和书谱·正书叙论》:“在 汉 建初 有 王次仲 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 宋 高宗 《翰墨志》:“ 晋 汝阴 太守 李矩 妻,善 钟 法,能正书入妙。” 朱自清 《说文解字》:“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 魏 代。 晋 唐 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 汉 隶为‘八分书’。 晋 代也称为‘楷书’。 宋 代又称为‘真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 陈 隋 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 唐 代,又渐渐长了。” 英文翻译1.(楷书) (in Chinese calligraphy) regular script 成语(Idiom):正书(zhèng shū) 发音(Pronunciation):zhèng s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正直诚实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正书是由“正”和“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正”表示正直、诚实,而“书”则表示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正直诚实的人。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言行正派,守信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正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当你想夸奖一个人正直诚实、言行端正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书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正书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那些遵守道德准则、言行一致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书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被大家称为正书,因为他的品德非常高尚。 2. 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正书,他一直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结合“正直”和“书写”来记忆这个成语。正直的人就像一本写满了真理和正义的书,他们的言行都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过阅读孟子的著作来更深入地了解正直诚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爸爸是我心目中的正书,他总是教我要诚实守信。 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书,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正书,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