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五祀
释义

基本解释

(1).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
(2).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门閭,腊先祖五祀。” 郑玄 注:“五祀,门、户、中霤、灶、行也。” 汉 王充 《论衡·祭意》:“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霤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霤,人所託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门神》:“夫门为五祀之首,并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
(3).五类应享受祭祀的功臣。 汉 蔡邕 《独断》:“五祀之别名:法施於民则祀,以死勤事则祀,以劳定国则祀,能御大灾则祀,能扞大患则祀。”

成语(Idiom):五祀(wǔ sì)

发音(Pronunciation):wǔ s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五次祭祀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五祀指的是古代中国帝王每年进行的五次祭祀仪式,分别是春祭、夏祭、秋祭、冬祭和岁祭。这些祭祀仪式是为了祈求丰收、祈福和感谢祖先的恩德。五祀成语用来形容非常恭敬地祭祀祖先,也用来比喻非常虔诚地尊敬和纪念前辈。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五祀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祖先或前辈的尊敬和纪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非常虔诚地进行某项活动或仪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周朝时期。周朝的君王非常重视祭祀仪式,每年都会进行五次祭祀,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恭敬的态度被后来的人们所称赞和推崇,形成了成语“五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祖先非常恭敬,每年都会举行五祀仪式。

2. 这个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五祀仪式,以表达对先贤的尊敬。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五次祭祀”这个意象相联想来记忆五祀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五次祭祀的场景,以及他对祖先的虔诚态度。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祭祀仪式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家都会举行五祀仪式,感谢祖先保佑我们平安幸福。

2. 初中生:学校的校训是“五祀至诚”,意味着我们要对学习、对老师都要非常虔诚。

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牢记先贤的教诲,用行动来实现五祀的精神。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