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义民 |
释义 | 基本解释(1).贤人;笃义之民。《书·多方》:“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 蔡沉 集传:“义民,贤者也。” 成语(Idiom):义民(yì mín) 发音(Pronunciation):yì mí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有正义感、勇于维护正义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义民是指以正义为准则,勇于维护正义、为民伸张公理的人。他们通常不畏强权,敢于挑战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现象,以保护他人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有勇气、有正义感的人,也可以用来称赞为社会正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汉书·贾谊传》记载了一个关于义民的故事。故事中,贾谊是西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对贪污腐败现象感到非常愤怒。有一天,他路过一处庙宇,看到庙里供奉的是一位义民的神像,他深受启发,决心要像神像一样,为民伸张正义,维护社会公平。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义民是由“义”和“民”两个字组成的。义指正义、公理,民指人民。义民的结构表示为“义 + 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个真正的义民,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 2. 这个律师一直以来都是义民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公正而奋斗。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义民”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勇敢正义的人站在人民中间,为他们维护正义和权益。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义民,如岳飞、文天祥等,他们都是为了维护正义和保护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代表人物。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岳飞,成为勇敢的义民,保护我们的家乡。 2. 初中生: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成为义民的一员。 3. 高中生:在面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现象时,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成为真正的义民。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