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仪品 |
释义 | 基本解释(1).礼制;品级。《汉书·梅福传》:“ 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 ,制作仪品。”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若问以﹞朝廷宗庙之大礼,郊祀禘祫之仪品……则怳悸自失,喑呜俛仰,蒙蒙焉,莫莫焉。”《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然 雄 朝无仪品,爵位滥溢。”《宋史·职官志二》:“ 元祐 三年,復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旧制。” 成语(Idiom):仪品(yí pǐn) 发音(Pronunciation):yí pǐ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举止。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仪品一词由“仪”和“品”两个字组成。仪指的是人的仪态、礼仪,品指的是人的品质、品行。仪品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举止,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良好的仪态和品行。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仪品常用于表扬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良好行为,也可以用来教育人们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举止。在社交场合、教育场合、工作场合等各种场景中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司马相如在楚国城门口遇到了一位仪品高尚的老者。这位老者的仪态庄重,言谈举止得体,给司马相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司马相如因此受到启发,决心修养自己的仪品,成为了一位仪品高尚的文学家。这个故事成为了“仪品”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仪品高尚,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2. 这个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仪品端正,是个好榜样。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仪”字与仪态、礼仪联系起来,将“品”字与品质、品行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结合故事起源中的司马相如的经历,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仪品相关的成语,如“仪表堂堂”、“仪态万方”等,来扩展对仪品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仪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注重仪品,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还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 3. 高中生:在高考面试中,仪品的表现往往也会对成绩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仪品修养。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