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仪马 |
释义 | 基本解释(1).庙中的偶马。 唐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诗:“灵衣沾媿汗,仪马困阴兵。” 成语(Idiom):仪马(yí mǎ) 发音(Pronunciation):yí mǎ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仪马是由“仪”和“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仪”指的是人的仪表,即外貌和举止;“马”指的是马的风姿和举止。仪马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形容一个人举止文雅、风度翩翩。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仪马一词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外表和举止得体、庄重。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仪表端庄,也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的举止不得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仪马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马术文化。在古代,马匹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利器,人们对马的风姿和举止赞叹不已。而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的人就好像马一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人们形成了“仪马”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仪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举止得体,仪马端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仪”字与“仪表”联系起来,将“马”字与“马的风姿、举止”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仪表、举止相关的成语,如“举止失措”、“言行举止”等,来扩展对仪马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说我们要注意仪马,不能随便乱跑。 2. 初中生(13-15岁):他的仪马很好,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3. 高中生(16-18岁):在面试中,仪马的表现非常重要,决定了第一印象。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参加正式场合时,一定要保持仪马端庄,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