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不訾之器
释义

基本解释

犹大器。《孔丛子·居卫》:“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卒成不訾之器。”

成语(Idiom):不訾之器

发音(Pronunciation):bù zī zhī q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品高尚,不受诽谤和诋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不訾之器源自《孟子·滕文公上》:“人之器,非木石金玉之器也,非车马舟楫之器也,日用之器也。故君子有不訾之器。”意为人的器物并非指木石金玉等的器物,而是指人的言行举止,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物。因此,君子应该拥有高尚的人品,不受他人的诽谤和诋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不容诋毁和诽谤的场景。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的一篇文章,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文章中提到了君子应该拥有不受诽谤和诋毁的高尚品德。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訾之器的结构是“不+动词+之+名词”,表示否定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真正的不訾之器。

2. 她的行为举止一直都很端庄,是一个不訾之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不訾之器与高尚的品德联系起来,可以使用“不受诽谤和诋毁的器物”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孟子的思想和其他与品德高尚相关的成语,如“以德报怨”、“以德报德”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10岁):他是一个不訾之器,总是帮助别人。

2. 初中生(14岁):她的品德真的很高尚,是我们学校的不訾之器。

3. 高中生(17岁):在竞选班长的时候,他展现出了不訾之器的品质,赢得了大家的支持。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10 13: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