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铲铗 |
释义 | 成语(Idiom):铲铗(chǎn jiān) 发音(Pronunciation):chǎn jiā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揭露、揭穿别人的欺诈、虚伪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铲铗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成语,意为揭露别人的骗术、欺诈行为。它用于形容人们揭发别人的虚伪和欺骗,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铲铗通常用于批评和揭露别人的虚伪行为,警示人们要识别和抵制欺诈。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揭露他人的虚假宣传或不诚实的言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铲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外戚传》中,记载了西汉宣帝时期的一个故事。据说当时有一位名叫甄阜的官员,他以谄媚的手段欺骗皇帝,被人们揭发后,他的欺诈行为被称为“铲铗”。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了揭露欺骗的象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铲铗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铲铗了那个骗子的真面目。 2. 这部纪录片揭露了一些公司的欺诈行为,真是铲铗之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铲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铲子(铲),把别人的假面具(铗)铲开,揭露真相。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故事起源和用法。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通过学习成语,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告诉我们要勇敢揭露欺骗,不要怕铲铗。 2. 初中生(13-15岁):我们应该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对于虚假宣传要勇于铲铗。 3. 高中生(16-18岁):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很多谣言和假新闻,我们要学会铲铗,守护真相。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