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存殁 |
释义 | 基本解释(1).生存和死亡。犹言生死。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序:“自枉诗已十餘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 唐 韦应物 《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诗:“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旬会之异》:“十日一宴,集中一举子物故,诸子感叹存殁,仍於故人设位。” 成语(Idiom):存殁 发音(Pronunciation):cún m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存活或存在的人或事物消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存殁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存指存活、存在,殁指死亡、消亡。存殁指存活或存在的人或事物因死亡或消亡而终止。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存殁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消亡,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故事讲述了楚国诗人屈原因为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他的好友贾生在得知屈原的死讯后,悲痛欲绝,最终也选择了自杀。这个故事中的存殁一词,用来形容屈原和贾生的消亡,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存殁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存”为动词,表示存在或存活,“殁”为宾语,表示死亡或消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热情和才华使他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但最终也不可逃避地走向了存殁。 2. 这个古老的传统艺术正面临存殁的威胁,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存殁理解为“存在的消亡”,通过这个反义词的组合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有关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存殁的描写,以及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存亡未卜”、“存亡继绝”。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家的小猫不小心跑出去了,我很担心它存殁。 2. 初中生:这个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正在慢慢存殁,我们应该保护它。 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作品在他去世后才得到了广泛关注,可惜他已经存殁了。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