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黩伦 |
释义 | 成语(Idiom):黩伦 发音(Pronunciation):dú lú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人的品德败坏,行为恶劣,没有道德准则。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黩伦一词源自《左传》,原意为皮毛破烂,后来引申为人品行败坏、道德沦丧。形容一个人行为恶劣,没有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品行败坏、道德沦丧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行为恶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在《左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黩伦的人,他的品德行为非常恶劣,没有道德准则,因此这个成语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黩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为举止真是黩伦至极。 2. 这个人黩伦到了极点,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衣服破烂不堪,形象地表示这个人的品德行为也是如此糟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相关的成语,如“亡羊补牢”、“以德服人”等,来增加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钢笔,真是黩伦。 初中生:这个人欺骗了很多人,他的行为真是黩伦至极。 高中生: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完全是黩伦的表现。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