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对注
释义

基本解释

唐 制,凡由吏部拟授的官职,再经门下侍中、给事中复审,称为“对注”。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蔡京除吏》:“ 唐 天宝 之季, 杨国忠 以右相兼吏部尚书,大集选人注拟於私第。故事:注官讫,过门下侍中、给事中。 国忠 呼左相 陈希烈 於座隅(原注:时改侍中为左相),给事中在列,曰:‘既对注矣,过门下了矣。’”

成语(Idiom):对注

发音(Pronunciation):duì zh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两人眼神交会,互相对视,相互注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对注是由“对”和“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对”表示相对、互相,而“注”表示注视、凝视。因此,“对注”意味着两人眼神交会,互相对视,相互注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两人之间面对面的注视,表达彼此之间的目光交流。可以用来形容两人之间的默契、心灵相通,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手之间的对峙、较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对注”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来源于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眼神交流的观察和总结。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对注”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构成了一个简短而有力的词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俩之间只是对注了一眼,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2. 在比赛开始之前,两队队长对注了一会儿,仿佛在默契地传递信号。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对注”与两人面对面的眼神交流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两人之间的眼神交流就像是两道注视的光束在相互交汇。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目光、眼神交流相关的成语,如“目不转睛”、“瞪大眼睛”等,以增加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岁):我和小明在比赛中对注了一眼,就知道他要传球给我了。

2. 初中生(14岁):在演讲比赛中,我看到评委老师们对注着我,我更加努力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3. 高中生(17岁):在考试前,我和同桌对注了一会儿,我们默契地知道彼此都准备好了。

4. 大学生(20岁):在会议上,我和导师对注了一下,我明白他的眼神是在鼓励我继续努力。

5. 成年人(30岁):在商务谈判中,我和对方对注了一下,我们都明白对方的态度和意图。

6. 老年人(60岁):我和老伴对注了一眼,我们心领神会,知道对方心情不好,于是安慰对方。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8 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