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发擿
释义

基本解释

亦作“ 发摘 ”。1.揭发;举发。《后汉书·韩棱传》:“ 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隋书·裴蕴传》:“拜京兆赞治,发擿纤毫,吏民慑惮。” 宋 苏舜钦 《论五事》:“苟无讼端,莫肯发摘,知者或欲陈告,又非干己。”《清史稿·高宗纪二》:“甲戌,以 张广泗 发摘逆犯 魏王氏 、 刘奇 等,予叙。”
(2).犹阐发。《梁书·韦叡传》:“第三子 稜 ,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 叡 每坐 稜 使説书,其所发擿, 稜 犹弗之逮也。”《南史·梁鄱阳忠烈王恢传》:“幼聪颖,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遗。”
(3).犹启发,开导。《新唐书·李峤萧至忠等传赞》:“ 力士 诚腐夫庸人,不能发擿天子之迷。”

成语(Idiom):发擿(fā tì)

发音(Pronunciation):fā t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发掘、挖掘出人才或事物的潜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发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发”意为发现、发掘,第二个字“擿”意为挖掘、揭示。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指发掘出人才或事物的潜力。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们通过努力挖掘和发掘,使人才或事物得以展现出潜力和优势。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发擿常用于形容挖掘、发掘人才或事物的潜力。可以用来形容教育培养人才、开发潜在市场、发掘新的发展机会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发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匈奴列传》。古时候,匈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经常骚扰中国的边境地区。当时的汉武帝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人才来解决匈奴的问题,于是他派人到各地寻找有能力的人。最后,在一次巡视中,他发现一个叫李广利的人非常聪明能干,于是他就把他任命为将军,帮助解决匈奴问题。后来,李广利成为了解决匈奴问题的关键人物,他的才能被充分发掘,使得汉武帝成功地解决了匈奴问题。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发擿”来形容发掘人才的能力。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发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球员,只需要好好发擿,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2. 这个项目的市场潜力很大,只需要我们发擿,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发擿”与发掘人才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土地上用铲子挖掘,挖掘出一颗颗宝石,象征着发掘人才的潜力。这样的形象记忆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发擿相关的成语,如“发掘潜力”、“挖掘人才”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发擿了我的画画天赋,现在我成了班级的小画家。

2. 初中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我发擿了自己的领导才能,成为了学生会的主席。

3. 高中生:学校举办的创新创业比赛很有激励作用,帮助我们发擿自己的创业想法。

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实践发擿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老板的认可。

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发擿”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10: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