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格例 |
释义 | 成语(Idiom):格例(gé lì) 发音(Pronunciation):gé l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格例指的是标准、规范的榜样。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格例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昔者齐桓公为仁,以仁伐。伐而不降,其为仁也,不亦难乎?且夫仁者,不可降也。夫格者,不可例也。”格例的意思是指标准、规范。成语中的“格”是指规矩、法度,而“例”则是指榜样、样板。格例强调遵守规范、以榜样为标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格例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符合规范、成为榜样,也可以用来要求他人遵守规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格例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桓公以仁德治国,以仁伐。他在作战中,不降服敌人,但仍能保持仁德的原则。因此,人们称他为“格例”,以示他是一个符合规范、成为榜样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格例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一直遵守着格例,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2. 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努力,成绩一直都很好,是我们班的格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条规矩的线上,代表着他符合规范、成为榜样。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与格例相关的成语,如“典范”、“楷模”等。 2. 阅读相关的古代典籍,了解古人对于格例的重视。 3. 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找到身边的格例,并思考如何自己成为一个格例。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在班级里一直遵守格例,是我们班的榜样。 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优秀的学长学姐学习,他们是我们学校的格例。 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成为校园里的格例。 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成为社会的格例。 5. 成年人: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格例。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