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标同伐异 |
释义 |
成语(Idiom):标同伐异 发音(Pronunciation):biāo tóng fá y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标准相同,异议则予以批评或斥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当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如果有人提出与大家不同的观点或异议,而这个观点与大家的共识或标准相悖,那么就会有人批评或斥责这个异议。这个成语强调了在维护共同标准的同时,对于不同意见的尊重和包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在团队讨论、学术研究、社会辩论等场合中,当有人提出与大家不同的意见时,其他人可能会采取批评或斥责的态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在与孟子讨论人性善恶的问题时,提出了与孟子相悖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公孙丑则认为人性本恶。最后,孟子采取了批评的态度,批评公孙丑的观点不符合众人的共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标同伐异”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标”、“同”、“伐”和“异”。其中,“标”表示标准,指的是大家的共识;“同”表示相同,指的是与标准相符;“伐”表示批评或斥责;“异”表示不同,指的是与标准不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团队讨论中,我们应该提倡标同伐异的精神,尊重每个人的不同观点。 2. 学术研究需要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但也要注意标同伐异的方式。 3. 在社会辩论中,我们应该善于辨别哪些异议是值得批评的,哪些是值得尊重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标同伐异”理解为标准相同,异议则予以批评或斥责的意思。可以通过联想“标准相同,异议批评”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标同伐异”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异口同声”、“同舟共济”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互相尊重,不要在课堂上标同伐异。 2. 初中生:在班级讨论时,我们要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但也要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斥责。 3. 高中生: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思维,不断挑战和标同伐异现有的理论。 4. 大学生:在社会辩论中,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但也要对那些与共识相悖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