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不白之冤 |
释义 |
成语(Idiom):不白之冤(bù bái zhī yuān) 发音(Pronunciation):bù bái zhī yuā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遭受冤屈或冤枉,冤情无法平息。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不白之冤是指遭受到了冤屈或冤枉,受害者无法洗清冤情,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这个成语强调了冤屈无法得到平息,冤假错案的悲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被冤枉的人无法洗清冤屈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冤屈无法得到公正对待的感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这个成语源自唐朝的故事。相传,唐代的一位官员因为触怒了皇帝,被诬陷入狱,经历了长时间的折磨和煎熬。最终,他被释放出狱,但他的名誉和人生已经被毁于一旦。他在被释放后写下了《不白之冤》一诗,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冤屈之情。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冤枉入狱数年,经历了不白之冤。 2. 她一直为自己受到的不白之冤感到愤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不白之冤与受冤枉的人无法洗清冤屈的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冤屈、冤枉相关的成语,如“冤家对头”、“冤有头,债有主”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觉得老师对他的批评是不白之冤。 2. 初中生(13-15岁):他被误会了,真是太不白之冤了。 3. 高中生(16-18岁):他被冤枉入狱,经历了长时间的不白之冤。 4. 大学生及成年人:她一直为自己受到的不白之冤感到愤慨。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