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投袂而起 |
释义 |
成语(Idiom):投袂而起 发音(Pronunciation):tóu mò ér q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投袂而起是指因愤怒或激动而一拍衣袖站起来,表示义愤填膺、奋起反抗的意思。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投袂而起源自古代的礼仪,当人们感到愤怒或激动时,会一拍衣袖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或不义时,激发内心的义愤和反抗精神。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投袂而起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用来形容人们义愤填膺、奋起反抗的情景。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或集体在面对不公平、不正义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并积极采取行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投袂而起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了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故事。当时,鲁国大夫季文子听说晋国的公子重耳被其弟弟公子重华排挤,便感到非常愤怒。他一拍衣袖站起来,表示将为重耳讨回公道。这个故事成为了投袂而起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投袂而起由四个词语组成,其中“投袂”表示一拍衣袖,而“而起”表示站起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当听说有人欺负了他的朋友,他立刻投袂而起,表示要为朋友讨回公道。 2. 在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应该投袂而起,不畏艰难,坚持自己的正义。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投袂而起”与愤怒或激动的情绪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自己看到不公平待遇时,愤怒地一拍衣袖站起来,表达自己的义愤和反抗。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义愤填膺”、“奋起反抗”等,来扩展对于表达义愤和反抗精神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当我看到同学被欺负时,我投袂而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英雄人物投袂而起,为国家和人民奋起反抗。 3. 高中生:面对社会的不公平和不正义,我们应该团结一致,投袂而起,为改变现状而努力。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