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词语 经典散文摘抄大全
释义

江南网精选6篇经典散文摘抄大全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经典散文摘抄大全(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红薯暖寒冬

文/杨丽琴

记忆里的冬天刺骨的冷,但香香甜甜的红薯却温暖着整个寒冬。

我的家乡,红薯是主粮又是杂粮,可作主食也可作菜。那时,村里每家每户都种红薯。入冬以后,母亲一垄一垄挖回家。储存红薯,要相当小心的。在厢屋的角落挖一个小窖,挑选一些不大不小、模样周正、无疤无结的红薯,很小心地放进去,再盖上一捆干稻草,留作来年育种苗。再挖一个大窖,剔去有伤的,全部窖藏起来。

每天早晚煮稀饭,母亲拣几个大红薯放竹篮里,去村头的水塘清洗,再用刀切成小块,放水米里一起煮,红薯稀饭,香甜软面,稀饭也如加了糖,甜津津的;中午做干饭,母亲洗半篮小红薯,饭锅里支一个锅叉,摆上小红薯,饭好红薯熟,干蒸红薯软香绵甜。

记得中午放学到家,闻到红薯的甜香,不觉咽了咽口水,肚子里也好似几天没吃饭,"咕噜咕噜"翻腾起来,我和弟弟伸出冰凉的手,抓起红薯就往嘴里送。母亲总是提醒我们:红薯烫,慢慢吃,别烫坏了胃。待红薯稍冷一些,我一点一点撕去外面的皮,鼓起嘴巴使劲吹两口,再咬一大口。绵甜的红薯滑过喉头,进入肚子里。一个红薯入肚,胃热乎了,整个人也热乎了。若用辣椒炒红薯丝,或者大蒜炒红薯丝,也是做一盘可口下饭的菜。

最喜欢吃母亲做的红薯饼和红薯片。做红薯饼有些麻烦,但母亲做得津津有味。她将红薯洗净,削皮,倒锅里煮熟。去皮后捣烂,加入白糖和糯米粉,一起揉成面团,再搓成一个一个小圆团,压扁。菜油倒锅里,烧热,下入红薯饼,炸至金黄,即可捞出食用。红薯片相对简单,红薯削皮,切成片,放清水里冲洗一下,去除淀粉。放进篮子里沥干水份。再一片一片下热油锅里,小火炸至曲卷金黄。家里有一个零食筒,母亲每次都要炸一整筒。酥酥脆脆的红薯片,好吃好玩,更甜润了我们的心。

赶上父亲闲时,烧午饭时,父亲选三四个红薯,用火钳夹进锅灶里,继续烧火。

吃过中饭,父亲扒开草灰,掏出红薯。吹了吹外面的黑灰,剥去黑皮,里面黄乎乎热腾腾的薯肉跳入眼前,缕缕热气夹着甜甜的香味扑鼻而来。弟弟迫不急待吧嗒一下嘴,父亲随手递给弟弟,嘱咐一声,慢慢吃,又剥一个给我。烤红薯软面绵甜,令人回味悠长。如此美味,父亲总是等我们吃足了,才会自己吃。

上小学时,我已经学会了烧火煮饭。我学着父亲的样子,在锅灶里烤红薯,可总是没有父亲弄得好。不是半生半熟,就是烧成了一堆黑炭,但我们依旧吃得香甜。有时,吃得手、嘴、身都是黑,像非洲难民一般。我和弟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指出对方,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震动着整个屋子,赶走了冬日的寒冷。

后来,父亲手把手地教我,要根据火候大小时间。其实,做什么事没有个讲究呢?!

红薯也可以生吃,用清水洗净了,直接啃着吃,或者,切成薄薄的片,用手拈着吃,翘起的手指如戏里花旦的兰花指,口感也是独有的,甜、脆、嫩,堪比今天的水果。

天气晴朗时,母亲拿出家里的镰刀,绑在长板凳头上,刀口和板凳间留一条缝隙,这是做红薯片了。母亲洗一筐红薯,放板凳边,自己坐在板凳另一边,侧着身体,手拿一个红薯,贴到镰刀口上,手往前一推,一块红薯片顺缝隙而下。做好的红薯片挑到村前的大塘埂铺晒,晒干后,收入柜子里。煮稀饭时,放一把红薯干,又是不一样的口感。

每年,我家还要做红薯粉。父亲和母亲合作着做。父亲洗刷磨子,母亲淘洗红薯,剁碎。父亲推磨,磨杆一推一拉,母亲往磨心添薯渣和水。磨盘"吱吱咯咯",痛苦地旋转,旋转,薯浆和着水顺着磨盘流进大木盆里。淡淡的清香在屋子里弥漫,空气里浸着甜甜的温馨。

薯浆磨好。父亲在梁下悬挂纱布兜;母亲往纱布兜里舀薯浆。薯浆从纱布眼里过滤,滴进盆子里,沉淀,待粉与水分离,小心地别去水,晒干,即成红薯芡粉。如果在薯粉汁里加入适量水,搅和成糊状,舀进盆里,放水里熬划成条状,即成了红薯粉丝。芡粉、红薯粉丝,可做菜,可煮食。纯正的口感让我们身子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如今,大米白面和各种美味佳肴成了餐桌上的主角。走在城市的街头,偶尔,能碰见烤红薯的身影,那熟悉的甜香一如往常,诱惑着我的味蕾。每每,总有一种别样的安暖在心头漾起……

老师,谢谢您

文/虎月

星期四,是"三八妇女节",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感恩励志教育专题演讲活动",全校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来了。主讲的是一位名叫紫萱的老师,她演讲时声情并茂,感情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这次演讲活动的主题是教会我们,如何学会感恩。

当主讲老师讲到,老师为了我们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哺育着我们这些幼苗。对于我们,老师是尽心尽力,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对于自己的孩子,老师却没有好好地教过他们一天书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

回想起以前,我们对老师做的那些事情,我后悔极了。以前,因为我们犯了错,老师就会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为了不让我们犯更严重,更难以收拾的错,偶尔会对我们进行批评惩罚。可我们不但不理解老师,还对老师又怨又恨,总和老师对着干,上课传纸条、给老师画漫画像、起绰号,气得老师吹胡子瞪眼睛。而老师满肚子的辛酸和委屈我们又何曾知道呢?她们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任劳任怨换来的却只是学生、家长的不理解,我们这么做应该吗?老师们每天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好几节课,即使脚酸了、疼了,也只能硬忍着。老师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把爱分成很多份,用深沉而挚热的爱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让爱陪伴我们茁壮成长。如果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老师一点都不为过。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们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关爱我们,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

在水一方,我等你水色女子

文/金沙江

在水一方,依水而居。

一条水路绕城而行,一脉清澈流淌于心。江在心中。在心中的这条江,犹如从盛唐款款而来的女子,舞动染琴展绣的纤纤玉指,抚摸出一汪清泉,在我灵魂最柔弱的部分,在这暮色婉约的时刻。

记忆中那片沉重的月色,此刻,轻若一声清秋的叹息,抖落缤纷的红尘,飘散成江畔一簇簇春草的呢喃。今夜,我所有的心绪,都将在晚风的咏唱中盛开出花都,等待成锦城。

左,一湾逝水,右,半轮新月,陪伴我的守候。我是一棵五月的芬芳树,在切切的月下,于盈盈的水旁。在水一方,我等你水色的女子。

水中月斟满了美酒,望江花唱起了长调,梢头风舞动了腰肢。但我只静候着你的莅临,等与你相望举杯,携你涉水而行,同你且歌且舞。

等你,我们不必选择姿势,你从哪个方向跫然而来,我都能读懂你的倩影;你都能聆听我的期望。等你,我们不必相约,如果,我是你千载前的寻觅,你就是我万年前的注定。锦月流年,养育郁郁葱葱的海誓山盟。前世之约,种沧海之浪;后世之缘,植桑田之花。天际有多远?地界有多远?永远有多远?谁能知道呢,永远的永远,竟然把我们的生命隔成盛开的并蒂莲,在艳阳下,在风雨中。

等你水色的女子,即便是亘古等一回,我也无怨无悔。

我想,你一定拉响了人生启程的汽笛。天地间,那婀娜的月光,用古老而年轻的舞蹈,为你千回百转出大家闺秀的气度;漫江的涟漪用历久弥新的吟唱,为你吴侬软语着小家碧玉的灵秀。

我知道,你既是大女人,又是小女人。

我让等待生根、伸枝、展叶、开花、结果。这是我奉献给你的,一个生命柔肠寸断的过程。

星月满天,水天一色。想象你穿一袭月光样的旗袍,任万点星斗闪烁在裙摆,飘逸出盛春的那一派繁华。剪裁半缕暮色做围巾吧,在你美轮美奂的脖颈上围出夜行女的高雅与端庄。一路随行的下弦月,亮在你的前襟儿,成一枚胸花,散发着你通体的芳香。一头青丝,黑溪流似的柔柔地被夜风梳理,潺潺地流淌出元曲韵味的低吟浅唱。间或有清露在你的鬓边滑落,滋润你蓓蕾一样的华年。

我懂得,你是一位有女人味的女人。女人味和嗅觉无关,与味觉也无关,同漂亮更无关。女人味是隶属于女人,但更专属于男人。就像有多少女人就会有多少种男人味儿一样,有多少男人就会有多少种女人味儿。女人味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任凭千人品味出万般风情。

哦,我等待着的水色女子,你有着水色一样清亮的生命,水色一般绵延的味道。

一山又一山的追赶,一水复一水的奔波,你定会疲惫。累了,就去苍绿山歇息,它是我的挚交。它曾敞开过万壑胸怀,放牧我苦涩的青春;渴了,就寻碧澈溪痛饮,它是我的诤友。它曾伸展过千里长臂,拥抱我坎坷的命运。这时,切莫去幻思天空中的云霞,枝头上的花朵。我只是山林里的一片叶子,那一条条叶脉,便是我为你留下的路标……

人在路上,生命不免会落满风尘,遮蔽心灵的了望。等你,这样的等你,是在等你用你的水色,洗净我蒙尘的灵魂,染灰的年华。渴望在你水色的、淋漓的沐浴里,走出一个清清爽爽、透透亮亮的我来。

在水一方,等你水色女子。其实,我在等你的同时,更是在等我自己,等我自己走失的那一部分灵魂的归来啊!

超级粉丝

文/王再飞

几年前,我饱受失眠的折磨,一朋友向我推荐练习太极拳。几年坚持下来,我不知不觉已经学会了国家竞赛套路24式、32 式和42 式,去年,还作为县太极协会参赛队员参加了黄冈市第三届运动会太极拳、剑比赛,获得了团体42 式太极剑集体第三名和团体42 式太极拳集体第六名。

自后,我迷上了太极拳,逢人便宣传练习太极拳的好处,身边的一些同事和好友,也在我的现身游说下,陆续加入其中,并央求我教他们。

因练太极较之于他们早,按行内规矩,无论长幼,一律要喊我师傅。我暗暗窃喜:一生无所建树,终于当了一回师傅。

我把训练场,定在离我家不远的滑冰场旁的一块空地上,训练时间为傍晚7 点半。

开始训练了,我在前面示范,徒弟们三三两两在后面跟着" 照葫芦画瓢",引来不少旁人的围观。

我发现,在观众席中,有一位阿姨自始至终、面带微笑、目不转睛望着我,简直像是我的一位"超级粉丝".

时间渐渐晚了,人群也慢慢散去,而那位" 超级粉丝"仍然不忍离去。

我大为感动,连忙走上前,主动向她问好。

我说:阿姨,您老是否想学太极拳?

阿姨笑着应答:我年纪大了,忘记大,学不会!

我鼓励她说:只要有信心坚持下来,学会、学不会,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阿姨接着说:小师傅,你的拳打得真好! 阿姨的鼓励,让我有点飘飘然。

阿姨又说:小师傅,你的水喝完了没有?此时,阿姨的目光转向放在我身边矿泉水瓶子上。

我这才发现,阿姨的身边多了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装满了一些空的塑料瓶子。我迅速将我的那个塑料瓶子给了那位阿姨。原来如此!

梨花风起正清明

文/一朵

其实,还真的从未写过清明。似乎清明在我心里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就如它的名字一样,清到没了文字,明到无法诉说。恰是这样若有似无的感觉,每年不用刻意触及,就化了开去。

众所周知,清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是,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传统节日。年复一年,历史的长河里,清明已经走过了2500多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原来,清明,不是长在忧伤之上。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我国的一种固定的风俗。

江南的清明,历来最传统的风俗就是祭祖、扫墓和踏青。

说起清明祭祖和扫墓,我们就会想起晚唐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人的忧伤与孤身在外无法为先祖扫墓的惆怅,就这样传诵了千年。让我们每逢清明时节,一旦连日阴雨,就莫名地伤感起来。对先辈的缅怀逐渐成为一种传统,虽然只是一种形式,却是生者对逝者寄托的无限哀思。

祭祖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大同小异。无非是烧点纸钱,在家里准备些酒菜、点上香烛拜祭下。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过清明".一般家里过了"清明"才能去扫墓。如果家里有当年死去的亲属,必须是清明正日过,而且要连续三年。这样的风俗一代代传下来,具体有什么说法不得而知。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一首《寒食野望吟》,描绘唐人思亲情怀。"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字里行间,深情流淌。如今,江南很多野外的墓地都已经搬迁至政府统一规划的安息堂,所以即使在农村,也很少能看见这样的情景了,倒是少了几许悲哀。

一夜春风,满树的梨花开了。梨花风起正清明。祭扫的忧伤忽然又被踏青的欢笑所淹没。

温暖和煦的春风里,出行的人们与万物一样生机勃勃。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春回大地,所有的美好都被唤醒。所以在四月清明时节,踏青成了世人最向往的一次出游。江南也在一片春光里明媚而妖娆起来。

才明白,清明也是可以诉说的。

青瓦上的故乡

文/乔兆军

走在村子的碎石路上,故乡的青瓦房还在。片片青瓦像秀眉、像弯月,在夕阳的映照下,青得那么从容、闲散,显得心安理得。

青瓦有着最简洁的诗意,一片片顺着房顶层层叠放,像鱼鳞。阳光穿过瓦缝,投出好看的光线,细小的灰尘,在光线里跳跃。落雨的时候,雨像调皮的孩子,在瓦沟间蹦着台阶,一级一级,余韵袅袅。最后汇集在一起,在檐下挂起了一条条银丝,风一吹,雨线就曼妙地摇摆起来。

想起小时候,青瓦给我带来的乐趣。发现了巴掌大的破碎青瓦,宝贝似的捡了来,玩一种"跳房子"的游戏。更有调皮的男孩子,用碎瓦打"水漂儿",瓦片在水面上轻盈掠过,一串串涟漪随之荡漾开去。

青瓦屋冬暖夏凉,烈日炙烤下,将燥热的身子移居于白墙青瓦的老屋里,一种凉意便倏然地袭来。这种凉爽没有风扇的生硬,也没有空调的霸道,就那么丝丝如缕,润物无声,让人身心舒坦。雨雪霏霏的冬季,只需一个飘着菜香的火锅,一家人围炉而坐,屋内便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故乡是一幅生动的木刻画,通常是父亲坐在台阶上抽烟,安静得像一块石头。母亲在灶屋烧饭,腾起的烟子,从青瓦的缝里逸出去,绵软的让人温暖而踏实。那些糙米五谷、萝卜青菜,在母亲的侍弄下,总会飘出诱人的香味,壮人筋骨。

夜阑人静,月亮洒下梦幻般的光,青瓦仿佛沾染上了薄薄的霜。月亮慢慢西移,在青瓦脊上投下一抺淡痕。我端坐于瓦屋纸窗之下,一张椅,一杯茶,因了这古朴的瓦,内心满是安宁和感怀。正如周作人所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泥土做成的瓦坯,晾干,再历经火炼,即可涅盘成青灰色的瓦。我们说秦砖汉瓦,瓦的历史悠久,但它多是与最简单最平实的乡村联系在一起,一种勤劳和真诚,永恒地闪烁着神圣的光。

随便看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6 4: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