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老人文章 |
释义 | 老人文章(精选20篇) 播种幸福 文/査鸿林 周日,我用时光相机编辑了一个精致的相册,照片选取了大家庭的人们在一起的幸福瞬间,尤其是80多岁的老母亲那种发自肺腑的甜蜜笑容,加上配乐《幸福的味道》,相册看起来真是幸福四溢。发在家庭微信群上,立刻引来赞声一片,侄女问我:“相册的名字为什么叫《播种幸福》,而不是《幸福瞬间》?”我说:“因为这些照片的幸福瞬间,都是我们辛勤种出来的,不是吗?”侄女不置可否地给我发了个笑脸。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幸福也很简单。工作中,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得很完美,得到了认可,这是幸福;生活中,做了一桌好菜,家人们吃得津津有味,来个“光盘行动”,这是幸福;业余时,悟出了生活道理,撰写成一篇“豆腐干”发表,也是幸福;甚至走在路上,为乡下来的陌生人指路,搀扶着一位老太太顺利过十字路口,等等,也是幸福。一位经常上夜班的女工告诉我:由于上夜班走黑路,丈夫就每天深夜12点,准时骑电瓶车在厂门口接她,不管风吹雨打,酷暑寒冬,丈夫就像一盏明灯,准时亮在厂门口,快到下班的时候,她的心里就漾起一种甜蜜,感觉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有时候,幸福也需要根据情况来个设定,看得见摸得着,时常满足,无须不着边际。有位退休的老人,感到很寂寞,在村子里转悠的时候,发现一大群留守的孩子们玩耍,于是老人心头一动:我何不去买些孩子们喜欢的书籍,和他们共同分享知识带来的乐趣?一个知识书屋就这样诞生了。从此,村民们经常看到这位老人和孩子们一起看书,开故事会,讨论读书心得,笑声从老人的屋子里飘了出来。这就是老人的幸福设定,目标小了,距离近了,幸福感也就强了。工作生活中,我们的幸福目标都不能设得太遥远,有了房子无需比宽敞,有了车子无需比豪华,有了岗位无需比高低。更多的时候,往好处想,朝前方看,目标就在眼前,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也要靠自己播种、耕耘,没有付出,幸福不会轻而易举从天而降,幸福更需要耐心。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进了一家机关工作,一道来的同事都分到比较好的岗位,他却分在档案室,看着其他人整天忙忙碌碌很有成就感的样子,他顿感失落,抱怨对他的不公。但他并没有就此而颓废,反倒利用空闲时间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周读一本好书,每月自修一门课程,自考英语6级等等,短短几年硬是把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全部学完。后来有个选干的机会,他一举考入省直机关的重要岗位,如今早已升任处长。 很多时候,幸福是由自己做主的,朝着某个方向去播种去努力,就一定会收获想要的幸福。 幸福就是自己喜欢自己 文/莲华童子 小迪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她在办公室里存在与否都丝毫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有一次,她幽幽地对我说:我就像这地上的泥土,天天存在,人人都踩着它,却永远默默无闻。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自己,可我又无法改变自己。 许多人不幸福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喜欢自己,如长相、性格、习惯、出身、智力等等。总之他们对自己很有成见。看来小迪对自己的成见也不小。 这些话说了没有多少日子,办公室就进了一批新人,他们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奔放热情活力四射。办公室的前辈们都对他们充满羡慕之情,毕竟我们是新闻单位,是一份充满激情的事业,推陈出新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其中有一个女孩尤其吸引别人的眼球,一身男装把她漂亮的脸庞衬托得格外俊朗,最要紧的是她有一个非常好的性格———和谁都见面熟。不到半天她就和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都混了个脸儿熟。她的人气指数没几天就在办公室里急剧升温。也该这个女孩撞上大运,在一次重大报道的采访中,她采访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还和这位领导人合了影,这件事本身就成了我们报社的重大新闻,领导无论大会小会都要提及这件事,那口气不外乎她刚到报社没多少日子,就为报社争了脸。 我知道现在一面光彩夺目的镜子放在小迪面前了,促使她的自卑正在以几何级数放大,我想散会后对小迪说,人各有所长不要太看轻了自己,世界上本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但每一片都是非常重要的。 晚上约好和一位外国朋友吃饭,这位外国朋友是一个和蔼快乐的小老头,他每天都有十条让自己快乐的理由,他的十条理由中足足有七条是自我欣赏的快乐,比如:今天在老人会里我又学会了折纸鹤,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一双灵巧的手,不,我本来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想当年自己还发明了一辆折叠式的自行车。于是在学第二个纸折工艺时,他就会大声对自己鼓劲:我行,我行,我一定能行。很快他又学会第二个纸折工艺。年纪大了都很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就像有鬼似的越是怕越是不行,最后连自己也看不起自己,这样就产生了两个看不起。首先不要小看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我是没有办法复制的。有了这样的心理垫底你就会活出你自己来,别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这样你就拥有了两个看得起。 老人的话让我猛地想起了小迪,心想如果小迪在这里听这位外国老人说“两个看得起的理论”该有多好。送走老人后,我马上打电话和小迪联络,想把外国老人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告诉小迪,谁知她的家人说她到医院看病去了。从她家人吞吞吐吐不肯说看什么病的状况,我猜测这个病和白天她在单位里的状况有关。 第二天,突然,有人送来一面锦旗说是给小迪的,锦旗上面写着六个大字:人民的好记者。据来人说,小迪通过深入采访,在报上写了一篇很有深度的报道,使一个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冤情大白。说到这里,大家才发现小迪今天没有来上班,便委托我打电话告诉小迪,让她赶快到单位来。 我只在电话中对小迪说了这样一句话:小迪你真行,很善于挖掘新闻,你的特点就是默默无闻地出成绩,和大地一样奉献自己,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哦。 大约过了一小时,小迪就出现在办公室里,她依然是过去的那个小迪,她对我浅浅地一笑,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后来,我抽空对小迪说了外国小老头的至理名言:自己看得起自己就拥有了两个看得起。小迪笑得直不起腰,说归说笑归笑,但我知道竖在小迪面前的那面光彩夺目的镜子不见了。因为她用一面真实的镜子,照出了一个真正的自己,不再扭曲变形。 我相信,未来可期 文/杨鹏程 2019年就要画上句号了。对我而言,这一年,我并不留恋…… 年初,身陷种种焦虑,皆是一些求之不得的执着。不过,好歹是读了多年的书,“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道理,还是懂一点的。也明白:人生在世,除了一些现实的追求,还应该收获一些别的,超然一点的东西。正所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时间的指针行至年中和岁末,我才恍然发现,年初的焦虑只能算是矫情,比焦虑更直接、更难的事情接踵而至。 夏天,在我们陪同下,年逾六旬的丈母娘,迈着蹒跚的步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医院。之后各种专项检查,基本确定是一种脑梗导致的共济失调病。想要根治很难,毕竟脑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近一个月住院治疗,我天天陪侍。看着病床上的老人,我常常走神,精神和思想堕入一片混沌之中。 丈母娘年轻时就得了胃病,这么多年都没有吃什么珍馐美味。晕车的毛病,还“圈禁”了她的双脚,最远只到过省城。世间许多的美味和美景,她都不曾尝过见过,晚年又得了这样的病。 每念及于此,倍觉人生幻灭。病房外耀眼夺目的阳光,配合着房间里消毒水的气味,让我时而清醒时而恍惚,分不清真实、虚假。 非常庆幸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大夫。医生名曰苏彧,是太钢医院神经内科的年轻大夫。苏医生比我年长,我称呼他“苏哥”。他总是很有耐性、不厌其烦地为老人诊疗。 老人兜兜转转看了很多医生,最后还是“苏哥”妙手祛痼疾。现在,老人一天好似一天。真的要感谢苏医生。 生活总是向我们抛来各种意外和惊喜。惊喜的部分,我们全盘接受,独自享用。意外的部分,总有一些人会与我们一起分担。比如,此刻救死扶伤、疗救苦痛的白衣天使;比如,危难之时,为生命逆行的英雄;还如,保一方平安的警察,扮靓街道的环卫工,建设城市的农民工。甚至,这一年,出现在我生命中普普通通的你和他,都值得感谢,感恩。 当然,这一年我更应该感恩自己。 下半年,我的职业生涯遭遇了“35岁困境”。职场停滞,压力很大;年龄不小,问题不少! 怎么办?清空归零,从头开始! 单位领导很人性化,愿意给我一个学习的“间隔年”。我个人也得勇于走出“舒适区”,正视不足,迎头赶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年确实辛苦,但只要摆正心态,持续学习,用心付出,就不难突破瓶颈,迎来新生。 想对自己说一声,“老伙计,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写下这句话时,是12月21日夜半时分。第二天是冬至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即将来临,但我并不畏惧。我知道就在此刻,太阳直射点正从南半球向北移动。太阳回归,温暖会再次降临,春天要来,世界又会绿意盎然,姹紫嫣红。 我不知道未来,2020年,会不会比这一年更难,但至少我为之努力了。我相信,未来可期! 平凡的好人 文/凌昆祥 凌 珑 现实生活中,并非每次打车都会顺风顺水,尤其是被拒载的感觉最让人不爽。前些日子,我前往医院看病,真怕又重遭拒载的故事。可这次除有“不幸”之外,又特别“有幸”。 3月6日下午三时许,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农林东路打车上医院,眼前所见有的“的哥”虽然空载,但见扬手招车的是拄拐老人,就熟视无睹呼啸而过。之前出行不止一次遭此“礼遇”。于是,这次只好不再“守株待兔”,而改为“且行且待”。 没走多远,就见一辆绿皮的士缓行停在面前,让老伴高兴得大声招呼我赶快上车。的哥见我拄着拐杖走得有点慢,温和笑着说:“老人家别急,悠着点,我会等你啊!”我们说了声“谢谢”就赶紧上车,生怕耽误了的哥时间。 老伴向来话多,上车后就说:“这位的哥可是难得的好人啊,真该你发达了!”这话似乎触及的哥的痛处,他很快回应:“干我们这行的能养家糊口就算不错了,何来发达?!”的哥脸上仍然挂着愉悦的笑容。“我们干一天十多个小时,从早到晚开着车,犹如骑在虎背上,不容有半点走神,但收入比酒店门卫、保安多不了多少。”“为什么有的的哥见老人扬手就不停车呢?”我们不解地问。“那是因为有的司机认为,像你们这样的老人多数不会去太远地方,而且行动有点慢,似乎载你们上路划不来。可我从来不这样想。人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我老妈今年快90岁了,还有国家养老金养着哩!文明和谐社会对老弱妇孺更应凸显爱心相助。因此我会选择宽容、耐心待客,对老弱群体更应如此。” 的哥顿了一顿,“像你们二老还好,若遇到用轮椅推着的乘客,我也会下来帮扶上车,再帮他们把轮椅折叠好置于车尾箱内。不是每个的哥都愿意这样做,可我太乐意了。”的哥无不自豪地说。我们还被告知,的哥也有过生意太淡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现在行情好了一些…… 说着说着,眼前就是目的地了。我们提醒的哥记得拐弯,前面路边该下车了。的哥这才抱歉地说:“哟!真差点忘了拐弯,对不起啦,您二老慢走!” 短短几公里车程,途中与的哥“互动”多聊了一些话,虽然有觉“违规”,但更觉的哥的一席话和他的敬业精神确实令人感动。世上还是好人多哩!希望这样看似平凡的好人越来越多! 温暖空巢,让爱回家 文/秦谷涯 前些时日,我国进行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工作,其中增加了“精神慰藉”等内容,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这则消息一经传开举国哗然,一场关于亲情回归、关爱老人的讨论铺天盖地,遍布了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在很多人看来,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可谓是啧啧怪事。单就做人的基本伦理而言,回家看望父母实属人之常情,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靠一部法律来维系,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尴尬、有些心酸。 事情何至于此?我想,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从根本上找到答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人口生育的高峰期,六十年后的今天,那一代人已经开始步入老年,并且在当今人口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且比重在迅速扩大,来势之猛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阶段却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显然是未老先衰,这是我国现阶段及未来几十年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也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提倡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经济发展、物质的丰富、住房的改善,子女与父母分室而居独立生活已成趋势。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使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传统模式逐渐消失,老人们儿孙满堂、享乐天伦的情景鲜以重现。取而代之的是二人世界、三口之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人口的流动性与竞争的压力却在不断地增强,年轻人自发地选择离开家庭去外地发展来应对竞争,成为一种趋势,“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封建社会小国寡民的理念,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已经不太适用,甚至只能成为一种理想。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无论是现代家庭模式的变化,还是子女迫于生计离开故土,父母们常常是出于不愿给子女造成经济负担或留恋故土等原因,选择安守家园,他们孤独寂寞,这就是“空巢”老人。我们要非常重视“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比如:养老、孝道。 在我国“空巢”老人的规模大得惊人。很多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接近一半,北上广等大城市已经超过三分之二。所幸的是,城市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丰富,各类社会保障相对完善。这样,老年人在生活照顾和医疗保障以及精神生活方面还相对齐全。到农村情况则有很大不同,农村年轻人到城市打工,留在身后的被称之为“386199”部队的老少妇孺。当打工族渐成趋势时,很多年轻人甚至携妻带子远走他乡,昔日那个熟悉的归宿,一个养育了自己几十年的家,却只剩下了形单影孤、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有的孤独寂寞,心中的郁闷无以排解;有的生灾病难,无依无靠;有的甚至还得打拼口粮,省吃俭用为儿孙积攒。多少次站在村口依石远望,曾经倍加疼爱疼爱的儿子还不回来,一月、两月、半年、一年…… 不可否认,给年轻人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在众多尤其是“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的独生子女而言,也许很不现实。因为面对如今这激烈的生存与竞争环境,他们对空巢老人的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是不是就是说,我们就可以完全回避这个问题,而使之放任自流呢。时至今日,面对着这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面对他们养儿却不能防老,生病却难以就医,苦闷而无一倾诉的现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认真考虑这种现象。在这些客观原因的背后,当代年轻人是不是在传统道德上丢失了什么。我想,是缺失了!缺失的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孝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观念与文化表象。一个“孝”字几乎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至帝王将相、仁人志士,下至平民百姓、布衣白丁,无不在“孝”的道德理念下求生存、谋发展。上有以孝治天下,下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论走到中国社会的哪个层面,都在讲“孝”。在科举制度之前,出仕要被举孝廉,其中首推“孝”,可见“孝”为为人之道,出仕之基,晋身之本。不孝则被视为忤逆,被世人唾弃。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与弟子的交谈中,曾经多次提到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首先强调在家孝敬父母,孝乃仁之本。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孝乃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这句话虽然现在看来已太过偏颇,不适于人的个性化自由化发展,但是起码可以看出“孝”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 孔子对“孝”还有非常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子女对父母最难做到的是经常保持和颜悦色,即为色难。正如所云: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他认为子女对父母最难做到的是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既为“色难”。有事时晚辈能替父母操劳,有了酒肴,能先让长辈享用,这还达不到真正地孝,于是他告诉子游: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孔子看来,能够赡养父母,仅仅是孝的最低层次。行孝道要做到“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有一次宰予问孔子:三年的服丧期是不是太长了,那样不是礼坏乐崩、万事荒废吗?于是孔子就问宰予:不到三年,你就吃着白米,穿着锦衣,能安心吗?宰予就有说:我觉得没什么,我已经服丧一年,当然应该没什么。孔子听了以后大为失望,认为宰予不够仁德,他认为儿女生下来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死后自然应该守孝三年才算是能尽最后的孝道。于是孔子就很不客气的指责宰予:“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也有三年之受于其父母呼?” 可见传统儒家文化中“孝”的重要性。不遵孝道是一件被谴责被唾弃的事。 在中国古代,“孝”是一种强制性的礼教。“孝”的名目之繁多与方式之夸张,简直叠床架屋。从小孝顺父母,不可少其敬,长大要赡养父母,不可忘其尊,父母去世要三年服丧,三年素食,三年寡欢,甚至三年守墓。不把人搞得形如枯槁、泣泪如血,不搞出一个悲痛欲绝的样子来誓不罢休。当然,这些封建社会的“孝”道名目,有时候已经脱离了子女对父母的真实感情,将一份真爱扩充到非常虚伪的程度,实属不可取。但是无论怎样,孝道观念,在那个久远而漫长的时代,是人们内心自我强制不可僭越的道德底线。或许多少也带有一些功利主义的色彩,因为一旦赢得孝名,或以孝闻于天下,至少会被认定这个人是一个贤德的人、品行高尚的人,很有可能成为国家官员的候选人,一旦被推举,则便步入了上流社会。但这也恰恰说明,在那个重视“孝”的漫长岁月,繁衍了一代代重孝道的仁人志士。无论是天子还是布衣,赢得了孝名,就赢得了一半的事业与前程。 元代郭守敬辑录的《二十四孝》,流传甚远,成为世代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从姚重华孝感动天到朱寿昌弃官寻母,从黄香扇枕温衾到王祥卧冰求鲤,无不感动上苍,育泽后人。尽管故事大多是虚构夸张,荒诞不经,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大多属于愚孝,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白:“孝”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如今我们讲“孝”,不是模仿“二十四孝”故事那样去做,而是让它启迪我们如何去对待给与我们生命的父母。无论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承受什么样的压力,我们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与照顾父母。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 我身边有许多老人,虽然他们情况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属于“空巢”老人。王老伯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节回来一次,长则呆一周,短则呆上两三天,就又打工出门,他们守着家、守着地,早成六点起床,去田里、集市上溜达,中午晒太阳、聊聊天,晚上看会儿电视,8点半就睡觉,生活显得很“规律”。杨大爷虽然两个儿子,却经济条件都不好,在家又不会务农,只有在外打零工,儿媳身体又不好,把孙子留给老人,老两口不但指望不上子女,还得捡破烂供孙子上学,看着两个每天忙碌的身影,谁又会知道,他们都已年逾七旬。 将“常回家来看看”写入法律,在民意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人还是能够理解并赞同的,有些年轻人却流露出自己的无奈:“我们都不得不为了生计常年蜗居在外,拿什么常回家看看”。“后悔嫁远了,我家没有车,从车站转车回一次娘家就得5个小时,再带着3岁的孩子,孩子也受不了啊!一边是孩子,一边是爸妈,我心疼啊!”…… 听着这些可怜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是生存的无奈,还是人性的悲哀。 孝道,在中国讲了几千年,然而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随着物质基础逐渐丰厚与孝道理念的慢慢丢失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许多年轻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变得突出自我,自私自利,只求向父母索取,继承父母财产,却不言感恩,不愿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或许这个结论让许许多多年轻人难以接受,毕竟有些强词夺理,没有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但是无论怎样,当今社会,重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孝道文化刻不容缓。将“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不仅是对传统孝道和当代法制精神的有力彰显,更是基于维护老年人权利和督促儿女关怀父母的综合考量。 曾几何时,一首《常回家看看》唱红了大江南北,它那优美的旋律,至今仍让我们记忆犹新。每每想起,仿佛妙音环绕不绝于耳。他真正打动人的地方不仅是它的旋律,更是那段触人心弦的歌词,让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父母不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是啊!或许这是许多远方游子的心声,更是家乡父母的呼唤。 每个人都将老去,而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着在晚年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让自己的子女能够孝敬我们。到那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做盼子归巢望眼欲穿的空巢老人。那我们现在就要重新树立“孝”的观念,把这一美好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将其发扬光大。 “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自然界没有文明的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乎?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孝敬父母的生活点滴做起,那些远方的游子们无论你们又多么忙,多么难,都不要忘了,家中的父母牵挂着你们,多回来看看他们、陪陪他们,以给他们心灵的慰藉。孝敬父母原本就是人性自然的光辉,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要身体力行,并传给后人。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的时候,才能够顺理成章的享受子女的照顾。 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其目的不是为了惩戒,更多的是唤醒年青一代的良知,倡导孝道价值观,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文明国度的必然趋势,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我们年青一代人应该躬下身来认真行孝,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体现生存的价值;在尽孝的过程中领悟做人的真谛,领略仁者境界。一个真正懂得尽孝的人,才会建立一种非同寻常的责任感,才能有资格担当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才能成为当今之“孝廉”,进而成为国家之栋梁,社会的基石。而一个不懂得“孝”的人,或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理由,逃避尽孝,甚至连回家看看父母的时间都没有的人,必定是一个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的庸人,也许他的确很忙碌,真的很困难,但是却因为这些看似充分的理由,而忽略了将他带到人世间的父母的感受,他忘记了感恩,丢失了人性。他代表了一种低劣的人格,终将被时代所遗弃,他的晚年能否享受晚辈的孝顺,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好。 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应该承认当今社会人口去向老龄化在家庭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的竞争压力以及他们势单力薄而带来的养老压力,在呼唤孝文化的同时,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提倡子女尽孝之余,需要国家、社会的力量。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建立起更加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对城乡高龄老人、无保障老人的养老津贴发放制度,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积极推动社会投资,积极推进老年服务事业,使更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与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养老、敬老、助老的服务中来,积极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模式。 第三,呼吁社会弘扬爱老美德,共建和谐氛围。一方面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孝文化,使广大子女更加深刻的体会”孝道“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每个做子女的都要索取少一点,感恩多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另一方面,关心身边老人,尤其是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投身到社区志愿者服务当中去,广泛开展生活料理、心理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者活动,为有困难的老人办理好事、事实,让他们真正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感受人情的温暖。 总之,提倡孝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爱“空巢”老人更是科学发展、以人文本的具体体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老人们献出一份爱心,增添一份温暖。我们相信,将“常回家看看”入法是我们倡导价值观,探索如何更好地养老的开始而非结束,在此基础上集各方之合力,建立更加科学的养老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桂树生兮山致幽 文/杜文涛 午后的阳光打在桂花树上。我背悬山坡,面向桂树,看见绿绿的树叶淌着油旺旺的光。树后是迤逦的山,满头白发的朱方清手持着旱烟杆指着高处告诉我说,近邻的人叫这山为狮子头。身后的坡下流动着一条白花花的清流,我知道这河名曰滔河,为汇入汉江的岚河的支脉。 阳光灿灿,山谷里一片明亮。方觉夏深的季节里,万木葱茏,缕缕又香又涩的草木味弥漫在桂花树的枝叶间,飘然在岔岔凹凹里。 这是一株十多米高的桂树。桂树独木出土,半人高后八方散枝成丛状。枝杈菜盆般粗细,大小近一,形状几致,直立的、斜伸的,挤挤挨挨二、三十枝,匝匝密密黑黝黝一团,好似人为斫槎的巨型盆栽,抢走了我们同行人的惊叹! 遍地有桂。印象中,桂树总是高高独立,或者是三五分枝,如此低处分蘖、丛生四野状的桂树,倒是先前没有想象力作为参照物的。 桂树树干处也许两人可以伸臂搂抱,分杈处估摸着得四人牵围。人触摸于树身,树枝也触摸到了人的发端。脚踩着“野有蔓草”的地,头顶着“清扬婉兮”的枝,眉角陡自飞扬,眸水泽溢盈盈。 想起一首读过的古人的赋:“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我诧愕于树的形体,也讶异于树的粗大。我问树高寿了?手抚树身的朱方清答曰:“寿不高,还不到八十。”我疑问于树龄的精确。老人再答:“这树是我小时候栽的,记得栽树时我十岁了,已懂了事,刚有力气动得了锄头挖得了树坑。树苗子是我从斜坡下面吴家瓦屋场姑奶奶家挖回来的。”我又问为啥想着要栽桂花树?老人续答:“当年人小,只知道桂花香,见吴家姑奶奶把桂花当茶喝,我去了还给我泡到喝,好香噢。茶喝了,见到有几株小桂花树,便向吴家姑奶奶要了一株,连树带根上的土,挖回来栽上,那树苗和我当时差不多的高。桂花树命硬,栽下便活了。这地方土质好,树长的快,年龄不长,却长得大。” 桂花树常年在这里生长,飞虫、鸟群却在季节的更迭里变换着亲近树的部落。树冠里有知了一声声的啼鸣,间或地传来枝梗上喜鹊的鸣唱。知了是立着或卧着难以知晓,我却看见了黑白斑缀的一对喜鹊,它们有着绿蓝色的翅膀和楔长形的尾巴。它们和树下的我们一样,青睐于同一棵树的树荫,欣赏着同一样的景致,萦绕着相一致的心境。 我问老人贵庚?老人答:“民国二十四年生人,今年八十有四了。” 树邻老人家农舍。长溜溜一排十多间,两端各横两间偏厦,撮箕口状,有着山里大户人家的模样。屋土墙木窗,壁黄棂褐,洇着山野的彩。房石板为瓦,面玄容缁,映着岩崖的色。庭前桃子坠满桃枝,庭边一溜美人蕉、一溜黄花菜。坐在清风翥翥的葡萄架下,呷着甜翠的鲜桃,赏着蕉红花黄,心绪静下来了,时空慢下来了。 慢下来的时光里,我们一圈人说着闲话。老人的长子朱世中是我多年的旧识,他先后任过滔河镇和县交通局的书记。在老父亲面前,年适花甲的他,恭恭敬敬听的时候多,插嘴接岔说的时候少,有着桂花树一样的宁静与谦逊。 朱世中兄妹七人,五儿两女,个个添子,有的子又续子,四世得以同堂。兄妹们大都在外工作,平日里只有三弟一家和父母在老宅居住。老人说,别看平时院子里人不多,逢年过节儿孙、曾孙们回来了,满屋子满院子的都是人。去年除夕夜,全家在院子里搞了个家庭篝火晚会,四十八个家人全部到齐,烤了只整羊子,还烤了鱼和青菜,啤酒喝了几箱子,光木柴烧了千把斤。 桂树矗立葳蕤,儿孙瓜瓞绵绵。我问老人这其中有内在联系吗?老人笑说:“栽树时我还是个小娃娃,哪想到那么多。后来才知道了桂花是个吉祥树、富贵树。桂花与”贵“同音,种在屋边上沾了个贵气,讨了个喜气,全家人丁兴旺,都过的顺顺畅畅,也许真是沾了桂花树的光呢。” 朱世中说,人有子嗣,树也有子嗣。我结婚后在坡下面滔河边泗王庙边修了房子,从这树上压枝育了几根小树栽到屋旁边。树长大了,后来被县植物园看上挖了三棵去移栽,现在也有小脸盆粗了。 我们聊起朱家屋场的来历。老人说朱家祖先是乾隆年间从安徽省潜山县黄泥石门冲迁徙到岚皋县滔河岸边构坪村这台地上的,忙时开荒种地,闲时砍树放排,渐渐在这巴山里兴起了家,传下了人。后来人口增多了,便就近四散居住,到现在全族有三百多户一千多人,成了滔河边上的一个大家族。 我问有家谱相承吗?朱世中答说老谱原在位长辈人家里,文革“破四旧”时怕被红卫兵搜去毁了便藏在堂屋屋檐下,后来去找,却发现被老鼠啃成了碎片。老家地址和派行是他父亲原看过家谱凭心记的,前几年他寻祖跑了趟安徽老家,找到了朱氏根脉,续上了宗谱。从派行上看,老祖先搬到这有十三代了。 阳光在葡萄架上弥漫,叶藤臃肿纠缠,豆菽般的葡萄已成粒成串。青色的蜻蜓静静地栖在枝条上,只在偶尔地翕动翅膀时,将人的眸光悄然地搬动。蝉歌依然在桂花树高处鸣响,哧哧啦啦,缱绻延宕地流入葡萄架下。蝉鸣与夏天相互滋渥,如同人的当今难与过往切割。 朱方清看过家谱,他必定识字。老人这个年代的人小时能读上书的不多。老人见我疑惑,说他小时候上过私塾,私塾就在这院子边上,土墙石板瓦,墙檐高,窗子多,老师是本家的一位秀才。私塾后来没办了,时间长了便垮了。听朱家的老人们说,这老师的爷爷也是位读书人,还当过清朝的官,坟在蛇头嘴上,墓碑现在还在哩。朱世中见老人说完端起茶杯喝茶,接上父亲的话说:坟离这不远。续谱时我去抄过碑文,坟是光绪年间的,老祖先叫朱祖荫,高我五辈,碑上记载他任的是皇清例授修职郎一职。我在网上查过,这职位是文官的散官官阶, 一般为正八品。 我们趣笑朱世中,说他是官宦之家,名门之后。笑声中我问老祖先传下来的有啥老书或老物件吗?答曰:他小时候见过几本线装的书,那时他还不识字,也不知道啥书,后来便不见了。朱方清说:是木刻版的四书五经,后来公社派人收去烧了。 缄默中我们静静喝茶。朱方清的老伴不时地从屋里走近葡萄架下,续满一盘盘的山货小吃。方桌的正中盛放着一小盆核桃,那是去年秋天贮存下来的干果。皮薄薄的,核白白的,手掌轻轻一捏,壳便破了,涡出醇醇的香香的味道。 院旁的玉米地一派墨绿,遮畦敝地。杆上正在萌起着玉米棒,酿育着苞须,在濡软中充溢着饱和的粒,在靛绿里洇染霁青的颜,在怯涩里讶沐日月,待序时节。 坡下的滔河边峭立着险峻的“张飞岩”, 人坐在院子边,俯眼便可瞰着。朱方清说,那是河边两块对峙高耸的大石头。传说张飞曾来到这,他坐在岩石上歇息,将脚伸在水潭中洗脚换鞋。他脚穿草鞋,脚足巨大,走后在潭边留下一双一丈二尺长的烂草鞋。山民们看见大草鞋都很惊异,口口相说,代代相传,这石岩便得名为“张飞岩”了。 阳光西斜, 山色在杏黄与铜绿的山影中迭接。山脉低缓,河溪岑静。空气里飘逸着缕缕的山风,燠热正在稍稍散褪。 朱世中接续着他父亲的话说,张飞岩的传说跌宕婉转,细节丰满,父亲只说了个大概,细说有些绵长,故事风趣而又传奇。 夕阳余晖,葡萄架下,朱世中叙说着张飞岩的传说。时空相隔,缈远赓续,故事向着时光深处掘进,岁月在意念中牵绊。 太阳落下山了,月亮还未升起。我们向朱方清夫妇和他的家人告别。拐过屋舍,下山的路在桂花树下折弯。天暮人归家,日晚鸟归林。独木为林的桂树上蝉声应和,群鸟唱晚。遁声仰望,黑团团的桂树蹲在坡上。那蝉声,那鸟鸣,穿透了幽静静的夜,飞到了黛玄色的天上。 陪母亲去登山 文/江初昕 中午回到家中,见茶几上有顶橘红色的太阳帽。母亲乐滋滋地告诉我说,重阳节即将来临,社区里搞登山活动,我已经和平时一起锻炼的街坊邻居报名参加明天的登山活动。 重阳登高当然好呀,秋高气爽进行户外活动当然有益于老人的身体健康,但考虑到老妈前几年下楼曾摔过一次跤,右腿摔成了骨折,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这样的腿脚,怎么可以去登山。我心里极力阻拦,但还是没有说出来。吃完了晚饭,我试探着问老妈,那边的山势陡峭,很难爬得上去,还是不要去了吧。老妈一听,脸上挂不住了,不高兴地对我说,我才七十多岁,人家桂婆婆八十岁了还报名参加了。 我说,你不是腿脚受过伤吗,是不能爬山的。早就好利索了,你就别操心了。和街坊邻居讲好了,都已经报了名。再说,大家难得聚在一起,也可以增加邻里之间的关系。老妈一副不屑一顾轻松的样子。 我见老妈主意已定,也就不好再阻拦,以免扫了她的兴致。但考虑到山路崎岖,我还是决定请假陪着老妈一起去,这样心里踏实些。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起床了,吃了早饭就赶往小区的门口集合。这里已是聚集了不少和老妈年纪相仿的老人,乐呵呵在说笑着。见我们到来,彼此相互问候打招呼,看得出来,他们的心情是欢畅无比的。不久,登上了大客车。 大客车开了半个多小时,到达了山脚下,领队的负责人宣布了注意事项后,大家便拾阶而上,放眼望去,一片橘红色映衬在叠翠的山峦间。我和老妈行进在队伍中间,一路上风光旖旎,苍翠的树木,路边的小花点缀在绿草丛中,蔚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秋阳当空,山间散发出阵阵清香,树林间山泉潺潺。再看眼前的这些老人,精神矍铄,脚步矫健。大家相互搀扶着,相互鼓劲加油着,一路欢声笑语。我紧紧地尾随在老妈的身后,丝毫不敢大意。老妈爬到半山腰,我劝她爬累了也坐下来歇一歇。老妈说,咱不能掉队,还要拿奖品呢!看着老妈坚忍不拔不服输的样子,我心里充满了敬佩。虽然攀附着栏杆,看上去很是吃力,我前去搀扶也不让,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山顶爬去。 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到达了山顶,我不由地松了口气。老妈虽然没有得到名次,但也领到了一份纪念品,拿到奖品的她乐不可支。山风拂来,惬意无比,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老妈乐开了怀,为她自己的体能,也为坚强的毅力。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一路上,我紧紧地搀扶老妈往山下走去,不敢一丝懈怠。返回山脚,大家都不由地向我老妈伸出了大拇指。老妈更是乐得合不拢嘴,笑容写满脸上……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文/金步摇摇 爸爸,到昨天为止,您离开我们整整一百天了。我记得,我当然记得。 爸爸,晚上妈妈煎了鱼,蒸了猪蹄膀,做了一盘豆腐,是老家最惯常的吃食。我拿来鞭炮,就在楼梯口点燃,但愿离家的您能听到,找到回家的路,来看看我们。我给您斟上满满一杯酒,爸爸,您就喝吧,自从查出病之后,您硬是戒掉了喝了一辈子的酒。如今想来,真不该。 爸爸,您可好?女儿的心,难受啊。 中秋节前一天,傍晚我一个人到龙王山去,一路走一路哭。爸爸,上一次我来龙王山,身边还有您,我陪着您,走走停停,看广场上跳舞的老人,看树底下唱戏的老人,看那些看露天电影的老人,那时候,爸爸,您也是那些老人中的一位呀。如今,女儿一个人,身边再也没有了您!永远都没有了您啊! 桂花开 米糕甜 文/胡颖 桂花又开了,开在城市中央。 北方城市里能看到桂树,已知人们淡化了南北气候的差异。倘若树种有足够多的人喜爱,种在哪里都是树对人的恩惠。就像这淡然幽远的清香,只在微风过送时,会让南来北往的人驻足。心中默默感叹:这一树芳华虽无可回避的要染上尘埃,但其本身的香气已令喜爱她的人满足。 还记得在幼儿园门口卖米糕的老人,每天准点出现在幼儿园门口。出来的孩子们一口一个爷爷叫得老人合不拢嘴。取出热气腾腾的米糕,插上干净的木棍,蘸上自制的桂花糖。他的桂花糖做得极细腻,用花生、白糖、混合桂花研磨成细粉,淡淡的粉色裹上白白的米糕,老人会满满地上下两面都蘸上桂花糖,香甜的气息氤氲开来,一股扑鼻的清香直蹿入鼻腔,连味蕾也被唤醒。 一个个像小风车的米糕送到奶声奶气的孩子们面前,他们亮亮的眸子里闪烁的全是满足和喜悦。人多的时候,他对小朋友们说:“不急,不急,爷爷的米糕多着呢!每个人都有,都有!你要花的?好!小花正在长花瓣,得等一分钟。她的花瓣马上长好了!”叽叽喳喳的小朋友会像施了魔法那样安静下来,排队等待自己的米糕。我也曾经是排队等待中的一个,远远看着孩子从老人的手里接过甜甜的米糕。回家的路上,我和孩子会碰到许多拿米糕的孩子,妈妈们会相视一笑。我们吃过老人的米糕,真正的糯米糕,桂花糖也地道。孩子们喜欢,做妈妈的当然不会拒绝。 一个冬日的傍晚,我下班碰到老人正在收摊。平时他坐在车子上,我没有发现他腿脚不灵便。一段小小的坡路,他已经推得吃力。我紧走几步,将车身向前一送,车子顺利地向前。老人回头发现是我,高兴地说:“谢谢你啊!才下班?”“又卖完啦?您老这米糕可是小朋友最抢手的了。”“孩子们爱吃我就高兴,有些孩子都上大学了,路过的时候还会问我认识他不?从小就吃我的米糕。我记不得那么多孩子,可是孩子们记得我,多亏这米糕。”的确,孩子从幼儿园到现在,已经九年过去,我们俩路过的时候还会吃这米糕。从五角到一元五角,他总是坚持到最后才涨价。质量一如既往,不打折扣。 老人因为我那轻轻地一推,此后总是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和老人聊天才知道因为工伤腿脚不灵便,又不愿意总闲在家里,就用这种方式补贴家用。后来才发现每天都会看到花朵一样的孩子,听着他们小鸟一样的声音,自己觉得这样很快乐,一干就放不下了。 小朋友的放学时间就是他的上班时间。“我看着他们粉嘟嘟的脸蛋,听见他们的叫声,高兴着哩!不敢算呐,一干就是28年!”的确,28年中迎来送往多少天真可爱的孩子,这平凡的小车承载了多少孩子香甜温馨的回忆。老人朝我摆摆手:“你要来尽管告诉我吃什么味的,花样多着呢!”“站在您的小摊前,我们也变成孩子了!”“那好,人年轻就好。心年轻,更好!” 夕阳将老人的身影染上了橙色,老人的脸红彤彤的,一边忙碌,一边安慰着急的小朋友。原来每一种普通食物都有其最精彩的瞬间,就好像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我们能找到的,即便只是一味诚意的香甜。 瞒事 文/沙克 上海一家医院的病房里,躺着一位来自外地的老人,每天都在挂止痛药液。医生护士按照老人女儿的嘱咐,告诉他挂的是营养液和治疗骨殖增生的药水,他也不多问,瘦削的脸庞一片静穆。感觉好的时候,老人会在女儿的搀扶下,来到病房大楼下面的阳光中,在竖立着金色莲花雕塑的院子里散一小会步。 早在几个月前,老人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开始疼痛,直到前些天痛不可忍被回娘家度假的女儿发觉,带到这家全国闻名的医院求诊,经反复检查确诊他患了恶性肿瘤,癌细胞已经转移。女儿怀着掏空身体般的恐惧和悲伤,对他隐瞒了病情真相。 我是她朋友,得知她爸爸的确诊结果后连夜去上海,大半个上午陪老人闲聊,说的尽是他退休前后的趣事。当他说到孙子孙女时,把一张纸片拿给我看,上面是孙子画的一只大红心,心的中间写着想念祝福爷爷的字句。他指点着纸片,眼神逐渐活络起来。他说他教过四十年的书,最满意的是教六岁的孙子学习,“小家伙跟我最谈得来,语文数学已经学到二年级了。”老人的脸色开始泛光,言语变得利索自如。为他挂水的护士来到病床旁,按惯例询问他名字,不爱开玩笑的他居然幽了护士一默:“我不知道啊。” 近午时分,一对从千里外赶来的夫妇进入病房看望老人,男的倒还自然得体,说些问候宽慰老人的话,女的表现出忧伤,侧过脸去抹泪水。老人抬眼看看悬挂在钩子上的输液袋,把这女的细微神态看在了眼里。朋友跟我交代过,跟这对夫妻也交代过,包括跟医生护士都交代过,要对老人隐瞒病情。她有两个想法,对爸爸隐瞒病情到底,全力治疗减痛来延长他的生命。 在和老人的交谈中,他的思维集结在往事中和孙子孙女身上,毫不触及自己的病情和治疗,也不谈明天以后的事。他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人老到最后,就剩下回忆啦。”我隐隐觉得老人在回避什么,他可能也在做隐瞒,那就是不想让家人和别人知道,他已经察觉了自己的病情。 我出身于医生家庭,在医院的院子里长大,见识过太多的各类病人及其家属,感受和亲历过许多的生死离别,我知道家人对病人隐瞒病情的事情天天发生,先是家人、后是病人互相隐瞒病情的情况非常少见。我非常理解这种互相隐瞒病情的做法,那是家人的爱心与病人的苦心相纠结,教彼此安心,减少焦虑苦楚,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 还有比这更少见的情况,那不是电影电视情节,而是十年前我家发生的事。当我的妻子最先知道自己身患晚期肝癌,对家人亲戚都隐瞒了病情。她对我和女儿轻描淡写说:“没多大的事,有病治病呗。”在去上海做手术的前几天,她照常去她工作的医院药房上班干活,下班后照常料理家务、伺候读小学的女儿。妻子所具有的仁爱品质和超过强质男人的毅力,让我和女儿在刻骨的感动中抑制哀伤,一起与她身上的病魔抗争了将近一年,使她的生命超越了医生所说的三个月期限,延长了我们互相伴随的昼夜时光。 妻子好像不是绝症病人,见人总是微笑,始终情绪安然、神智清晰,还常常启发女儿做功课、给家里和亲友的事情出主意。我见过至少五个患了肝癌的大男人,被所有癌症中最极端的疼痛逼着发出哀嚎,他们无法顾及家人的感受,毫不隐瞒地用头去撞墙。我的妻子从头到尾没吭过一声,没用过一支麻醉药,强忍住疼痛的撕咬与整碗整碗的呕血折磨,决不给家人一点难过与绝望的理由。直到生命结束的前一天,她还在力所能及地料理自己,自己倒水吃药,扶着床架自己去洗手间,不给家人亲戚、医生护士多增添一丝的担忧与麻烦。陷入最终昏迷的前几个小时,妻子侧过身子,用枯瘦的手指把枕边的梳子、镜子和女儿的作业本放好,把身下的床单抚平。她微声交代我和女儿:“我没有力气再陪伴你们了,不要悲伤、好好过日子。”妻子把关于疼痛伤悲、留连不舍的所有隐忍保持到最终一刻,仪态整洁地走完年轻的一生。 生命长短难以把握,生死交替是自然规律,一丝矫情都掺杂不进去。家人为即将离世之人所做的仁爱的隐瞒,即将离世之人对家人所做的强忍的隐瞒,比起互相号啕大哭的悲情倾泻,维护了最艰难脆弱的那份生命的尊严,具有无可比拟的抚慰力量。我来上海看望的这位七旬老人,将会在若干昼夜的时间滴淌中,与他女儿及家人忍受各自的痛苦煎熬,直到一切归于平静。现在,他享受着女儿及家人隐瞒病情而给予他的最后呵护,也许他还在隐瞒知情的事实给女儿及家人以最后的宽心。 老人下了病床和我握别,想对我说什么却什么话也没说。我走下病房大楼经过院子中间的莲花雕塑时,看到它的金色特别鲜亮,心想这亮色也许能穿透各种危害生命的障碍,闪现在每年上百万前来求诊者的身上。我回头仰望病房大楼的窗子,看到玻璃上也浮现着融融金色,它是静谧的温暖的,肯定映入了老人隐情于回忆的心中。 百善孝为先 文/芮海林 近日读书,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国际公寓里住着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一天,这所公寓突然发生火灾。犹太人最先搬出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则拖出他的情人,美国人急忙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却首先背出了他的母亲。可见,在中国家庭传统的伦理道德中,中国人对父母、对老人的孝敬是世界闻名的。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讲一个“孝”字。早在汉朝时,就有表彰“孝子”的政府行为。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像一朵朵亮丽的浪花,浇灌了中华民族的兴盛和昌隆。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一位纯真的孩子,双手端着一盆满满的洗脚水,朝着妈妈边走边说:“妈妈,洗脚!”这纯真的童音,这动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心灵的振动,“妈妈,洗脚!”是爱老敬老的一种体现,它贯穿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内涵---孝道,这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拍得好!成为孝敬长辈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了观众的喝彩。 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被一些家庭和一些人所曲解。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被遗忘。一些老人辛辛苦苦把子女抚养成人,自己却居无定所,食无饱餐,老人生病得不到治疗,并还看成是一种浪费等。有一则报道“不孝子花天酒地,老夫妇怒上公堂”,揭露了一个不孝之子的丑恶嘴脸,令人垂弃。 俗话说得好:“家有老,是个宝”。老年人饱经了人间沧桑,吸取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比起年轻人,社会知识要丰富的多,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处理也比较稳妥。乌鸦尚有反哺之义,作为人,就有赡养义务。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我们子女应尽的义务,当好“孝子贤孙”是我们晚辈的做人准则。但愿以孝为本,营造浓浓亲情,希望中国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节俭是一种美德 文/贾佳 我的老姨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都说我老姨命好。两个儿子都在当地的政府上班,一个局长,一个科长。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都很孝顺,总是争着抢着让老人住自己家。可最近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妈妈说老姨摔着住医院了。我急忙问:“那我老姨有事没?”听妈妈说老姨没事,我才紧松了口气。好生生的怎么就摔着了呢?我好奇。原来那天晚上,二舅家的人都忙自己的事出去了,老姨自己在家。她看了会儿电视就犯困,打算洗洗去睡觉。老姨洗完澡出来的时候,脚又湿,地板又滑。前面有个板凳,她也没看见,一下子就被绊倒在地上,连个扶的东西都没有。我接着问:“那怎么就没看见啊,那么高一板凳?”妈妈嗔笑着说:“这还不怪你老姨啊?怕费电,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关了。” 为了省几度电,老人差点丢了老命。老人的这种节俭的品德不由地让年轻的一代反思。我们记忆中的老姨,和吝啬是一点儿边也沾不上的。 每次见面,老姨都会从兜里翻出一个“钱包”。她的钱包可不同于我们的,从我记事起她用的就是这一个。只见她轻轻地解开一块干净的碎花花的小方巾,用手掀开一层,倒过来,又掀开一层,也不知道她掀了几层。我们好几个孩子只是好奇地探着头朝里面看。好多钱啊,皱巴巴的整齐地叠在一起。上面是零钱,都是一毛,五毛的,一块,五块的都少见,下面放着三四张十块的。她总会发给孩子们点钱,每次轮到我这,她就会抽出一张最大的票子塞到我手里,慈祥地笑着说:“这个给俺小闺女,小闺女爱好看书,给你拿去买书去吧。”妈妈急忙拦住不让,而我早已拿着钱跑去书店了。老姨的原话是:该省俭的时候必须省俭,不该省俭的时候一点儿也不能省俭。 有一次去朋友家吃饭,他五岁的女儿吃饭时,看到她的碗边沾了一粒米粒。小女孩自己把碗举起来,用嘴舔干净。我笑着问她:“这么爱惜粮食啊。”她竟然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许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吧。到朋友家吃饭,他从来都是让客人自己盛饭。他说:“吃多少就盛多少,不剩饭。”主人不让,客人不推,其乐融融,饭吃得也舒服,惬意。朋友的一言一行,不由地让人心生敬意。节俭这种品德,在于每一个细节,无须多说,行动是最好的注释。 一对老两口儿打算去自己儿子家住一段时间,可是没过两天就回来了。原来,儿媳妇很孝顺,每次做饭都炒一大桌菜,吃不完的都就倒掉了。冰箱里的食物过一天就丢掉。老人看着心疼,几次想劝阻。儿媳妇说,这样不新鲜了,吃着不卫生。老人实在看不下去就回来了,边说着边摇头说:“你们是没有过过挨饿的日子啊。” 高级饭店的餐桌上,服务生正在收拾残桌。一盘大闸蟹一筷子都没动,而一盘五块钱的拍黄瓜却被大家一抢而空。看着,听着,不禁想起朋友的那句话,吃多少要多少,不剩! 节俭,传了一代又一代人,养活了大地上的人类也支撑了这个社会的文明。按理来说,物质生活的充裕与精神文明的发达是一致的。但现实是人们的肚子填饱了,精神却空虚了。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提出高要求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关注一下精神卫生呢? 节俭,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美德。对个人,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是一种文明。把这种美德传下去,是每个人的责任。 八婆的祖屋 文/郑亚演 外出多年,我对旧村的老住址日渐生疏了。 一早,听着“吱吱啾啾”的鸟叫声,我从新村走向旧村。狭窄的旧村路,弯弯曲曲地向前伸展。村巷被雨水汇流冲刷,砖头、瓦片、红石子显露了出来。上世纪曾经热闹的村庄,显得冷落了。一些颓废的老屋,两扇破旧的木门半开半掩地关着,在垂落的门锁拉环上,横横地穿过一条木棍,看不到有人进出。偶尔,只见从新村过来的黑狗,拖着尾巴,从门前摇摇摆摆地走过,并发出“汪汪”的叫声。 就在边走边看时,从破瓦房的一角冒出一股股浓烟,哦,哪是谁的房子?是六奶,是五婶?不不,应该是八婆的祖屋了。记得,当年是八公用自种的簕竹盖起来的。每年台风来临,生怕被台风卷走,就用几根尼龙绳甩过屋脊,绳下缚上舂米的碓项或石头固定下来…… 绕过一堵围墙,轻轻地推开用木枝钉制的栏门,是否走错屋了?连自己都怀疑起自己来了。就在屋角的水缸下,一个头发花白凌乱,腰呈曲尺形,近似九十度角的老人站了起来。想了片刻,才认定是曾经邻居的八婆。我轻轻地叫了声:“八婆。”她抬起头来,努力把腰伸成一百二十度,又揉了揉眼睛,看了半天:“哦,你是牛娃?”我十分佩服八婆的记性和眼力,连连点头:“你还认得我呀?”她答道:“不,我是边猜边叫呢。”她停顿了好大一会儿,“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都住茅草房,一家几口挤在一个草窝里,一到晚上就卷起草席到庙堂里住。”她回过头来,“那年,***是在那棵拴牛的苦楝树下生下你的,后来,大家都叫你牛娃了。”我故意把话岔开问:“才煮早饭?”她从缸里舀起一勺水:“煮好早餐了,在要煮鸡食。” 这时,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叽叽咯咯”地从水缸边蹿过来,趁着八婆喂鸡,我抬头打量一下这间古朴的祖屋:它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茅草房改造过来的红瓦房,墙群灰沙剥落,檐木变成紫色,门口吊着两个赶海随风摆动的小篮子;一株葡萄爬过屋顶,从瓦檐上垂落下来;厨房里放着一台气炉,另有一个烧柴小灶,看来这位老人是为了节省煤气,舍不得用气炉,用扒来的柴草煮食的。 她喂饱鸡,抬起头来,想伸伸腰,但伸腰对这个历尽岁月艰辛,又年过九十的老人,是件多么艰难的事!她额上布满皱纹,牙齿早已脱落,嘴里常常发出变形的语音。看着她筋骨裸露并有点儿颤抖的老手,我不禁鼻子酸酸的。 “听说家兴在城里买了新房,家旺又盖了小洋楼,你怎么不跟他们一起住?” 她擦擦烟熏火燎的眼睛:“在乡下惯了,还是住老屋心里踏实。跟他们住不方便,不习惯。” “每月他们给你生活费吧?”我问。这时,她连牙肉也笑出来了,她还伸出五个手指:“牛娃,不瞒你说,家兴、家旺每人每月给500。”然后,屈起两个手指,说,“呢妹每月给300。”她又用左手握住两个手指,“还有政府给的老人钱,110。吃不完,用不了……” 她望望我,然后弓着腰,从黑色铝锅里拿来一篮子番薯玉米,要我尝尝,并压低声音说:“在城里难吃到八婆种的玉米番薯,牛娃,算你今天有口福……”说着,朝门前指指,“这是从当年生你养你的老屋地冒出来的。”我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一块方形的老屋地,种满密密麻麻的番薯玉米。多年荒废的茅草屋地,连半块土坯也没有了。我背起手来,边走边细细地辨认…… 告别八婆,我转身往回走,她勉强地伸起腰,并用吐字不清的语调说:“牛娃,外出久了,有空要常回家看看。”说着,她向栖息在门前灯柱的燕子努努嘴,“你睇,这燕子年尾飞去年头回,你们飞出去就很少飞回来了。”听着八婆这番话,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只好默默地低下头来:是的,我的确已淡忘这处生我养我的地方了,我曾在这里背着书包上学,我曾在这里捉过迷藏,我曾在这里度过饥寒,饱尝过辛酸…… 迈出老村口,再往西走,新建的村庄,一幢幢三层带有院子的小洋楼凸现眼前,紫色的琉璃瓦在朝阳的映照下,放射出耀眼的红光;一群燕子从楼顶掠过,丢下几声长长的呢喃…… 光阴荏苒,转瞬间到了春节前夕,我紧记八婆的嘱咐,又回到村里,依然顺着村中的老路往东走,此时,脚下曾经坎坷泥泞的村路,铺成厚厚的水泥路,还有两条水泥路绕村包抄而去。太阳能灯柱静静地伫立着。走到村中,远远就认出八婆的祖屋了,祖屋改建成混凝土的平房,旧屋墙体粉刷一新,自来水管装在屋角,门口两侧贴上一付对联:“新政施行顺民意,旧房改造暖人心”。 穿过旧房改造的村巷往回走,太阳能灯突然间亮了起来。我回过头默默地凝视着八婆的祖屋,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钟情老城 文/牛冬 闲暇时,喜欢在老城区里面晃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人,慢悠悠地晃荡着,脚下是一块一块并不齐整的青石板,两旁是一片片低矮的房屋,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门前,眯缝着眼晒太阳。阳光安静地照下来,老人头上的白发闪闪发亮,那一脸的皱纹便显得愈加安详了。 走在这样的地方,看着这样的一群人,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城市里,忽然觉得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不再凶恶地拽着你拼命地往前跑,心不由得慢慢地松了下来,细细地看那墙、那砖、那屋檐和门洞,这些建筑也许和这里坐着晒太阳的老人一般大了,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依然陪伴着这些老人,和他们一样,静观浮生,不悲不喜。 我拿着相机,走着拍着,我喜欢这样的老城老街,因为它比那个现代化都市更有人间烟火气,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充满了浓浓的烟火味,那是在这个城市里久违的生活气息,它让我觉得那么舒服,像极了一位仍然坚守着某种东西不肯与众同流的老人。而且它与我的距离那么近,不像高楼大厦那样永远冷冷地俯视着,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似乎想要和你诉说这里的每一个人,以及他们那一段段不为人知而又动人的故事。 我依然慢慢悠悠地晃着,舍不得离开,只有在这里,才不觉得时间迫人,才能更加从容地去拥抱生活,也才能更深切地看到生活的本质。 走出老城,迎头撞上一座高楼,周围高楼环伺,人车如流,旁边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也许要不了多长时间,这里也会拔地而起一座又一座巍巍高楼。我轻声叹息,心中不禁怅然,老城要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来自大地的声音 文/杨国显 铺展在新疆阿尔泰山脉中段的喀纳斯景区,地处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国三国接壤地带。“喀纳斯”是蒙古语,汉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如果铺开我国的版图去寻找,喀纳斯恰如雄鸡尾巴顶端上的那片羽毛,绚丽而挺拔,灵动而神奇。 数年前的秋日凌晨,我们驱车从新疆克拉玛依出发,经过长途颠簸,于当日下午抵达喀纳斯景区。悦目的秋阳从瓦蓝色的天幕上泻下来,悄无声息地任意泼洒,景区层林尽染,犹如铺展在天地之间的巨幅油画。而海拔4374米的友谊峰上的皑皑冰雪,恰如画幅中的留白。 此时,坐落在喀纳斯景区中央的图瓦村,就像一座镶嵌在油画里的村庄,美得恍若仙境。 图瓦村,正是我们此行前来喀纳斯追寻的目的地。 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河谷地带,村庄的背后是山坡,山坡的顶端是雪峰,村庄四周则是亭亭玉立的桦树林。一棵棵高大笔直的桦树,犹如一根根竖立于晴空下的琴弦,在秋风温柔的拨动下,发出阵阵微妙的声响。 我们在五彩斑斓的桦树林中穿行,周围显得很静,静得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进入村里,忽闻一阵优美的音乐悠悠传来。循声寻去,只见一位老人端坐在桦树下的石头上,面对波光粼粼的喀纳斯湖水,鼓腮弹舌吹奏一种乐器。他那张被阳光镀成古铜色的脸庞,流露出特有的释然和安详。当地导游告诉我们,老人名叫额尔德什,他所吹奏的乐器叫“苏尔”。 我如醉如痴地聆听起来:那苍老雄浑、深沉有力的韵律,仿佛穿越了时空,顿然从历经沧桑的老人心底迸出,恰似源远流长的喀纳斯湖水,自远古浩浩荡荡地涌来,又跌宕起伏着奔向远方。额尔德什老人不停地变换着节奏和音阶,一曲接一曲地吹:曲调一会儿像鹰啸长空,一会儿像百鸟合唱,一会儿像高山流水,一会儿像万马奔腾…… 听完老人的吹奏,导游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图瓦人祖先的故事。彼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几百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长途征战:几十万铁骑一路向西,掠过新疆,也因而在喀纳斯留下了蒙古族的一支——图瓦人。从此,远离战火的图瓦人隐世而居,世世代代在喀纳斯腹地以游牧狩猎为生,保持着自己古老而传统的生活方式。 导游的介绍将我的思绪从遥远的历史拉回了现实之中。这些年来,随着旅游业逐渐升温,前来喀纳斯景区和图瓦村观光的游客与日俱增。因此,额尔德什老人的名声也和他吹奏的“苏尔”一样,从新疆走向了全国,并漂洋过海,传得越来越远。 2004年夏天,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史的桑海波教授专程从北京来到图瓦村,挖掘地方民族音乐。当他听了额尔德什老人吹奏“苏尔”后激动不已,大为赞赏。桑海波认为,“苏尔”就是我国古代大名鼎鼎的“胡笳”,是一种起源于汉唐年间的古老吹奏乐器,历史可谓悠久。随后,中国乐坛的多位名家纷纷拜访额尔德什老人,并在认真聆听他吹奏“苏尔”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认定“苏尔”是图瓦人古老的原生态音乐,额尔德什老人则被称为“图瓦音乐的活化石”。 当地图瓦人认为,“苏尔”是来自大地的声音,早已与喀纳斯的树林、湖水融为一体。“苏尔”是用一种名叫“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掏空制成的。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喀纳斯湖畔的山谷之中,因为极其稀少,显得弥足珍贵。“苏尔”的制作工艺非常特殊和考究,首先要在一定的时令内找到质地上乘的“芒达勒西”,经精心处理后再进行加工制作。“苏尔”通身只有3个孔眼,而且每个孔眼之间的距离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额尔德什吹奏“苏尔”时,几根手指闪电般上下颤动,3个孔眼竟能同时发出五六种不同的声音,这在我国传统乐器中是非常少有的。 “苏尔”不仅难以加工制作,而且相当难学。即使拜师学艺,没有十余年功夫也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额尔德什从10岁开始学习制作和吹奏“苏尔”,直到22岁时才能吹奏一支完整的曲调。额尔德什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吹着,一吹就是半个多世纪。在漫长的岁月里,老人先后创作了《美丽的阿尔泰山》《美丽的喀纳斯湖波浪》和《奔驰的黑骏马》等十几首著名的“苏尔”演奏曲。 喀纳斯一行,美丽的图瓦村常忆心间,动听的“苏尔”仙乐也常常在耳边回响。 去年秋天,我与几位好友再次结伴前往喀纳斯。我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探究图瓦人的风土人情,还打算拍摄一些风光照片,更重要的是想进一步了解额尔德什老人仙逝后,有关图瓦人传统音乐——“苏尔”的传承故事。 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令人欣慰的:在额尔德什老人生前多年的努力下,“苏尔”这一图瓦人独特的音乐艺术得到了较好的传承。老人的二儿子蒙克依历经20年的刻苦学习,现已能够单独为游客表演“苏尔”技艺。老人当年挑选的那些哈萨克族、蒙古族弟子,也都不负厚望,倾力传承技艺。 多年来,“苏尔”已成为喀纳斯景区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2019年到喀纳斯景区的游人已突破1000万人次。 又要返回克拉玛依了,我无法把喀纳斯的无限风光带走,也无法把图瓦人的民族风情带走,更无法把额尔德什老人遗留的仙乐余音带走,只能把自己的满腔眷恋之情留下! 此叶落彼根矣 文/知梅 缓步于人工湖畔,一群不知名的小鸟在树丛中恣意欢唱,似乎不是"叽叽喳喳"的鸣声。依稀想起《诗经》中对鸟鸣的描述词语,苦思而不得忆。 三天了,每早环湖散步,总在相同地方,遇一青年,格子衬衣扎于牛仔裤中,脚穿一双锃亮的黑皮鞋,戴着浅色眼镜,缓步中,侧举着一个手机对着东方张望着,不变的装束,不变的动作,他,在干嘛呢?是不是在寻找秋阳?连续的阴霾天,以致于前日辅导女儿作业时,虽处于盛秋中,却无法解释"秋高气爽"之天象。 湖四周均有明显的提示:"戏水危险,禁止游泳;景观水域,禁止垂钓"等。现天已渐凉,下水游泳着已无,但总零星有些垂钓者躲于湖岸的迎春花丛中,偷享钓者之趣。今早,有一景耐人寻味:一值勤人员蹲于一钓者旁,两者亲热交谈,一起撒食理线,毫无平日劝止之状,常闻"官商勾结、警匪勾结",这大概能称为"猫鼠一家亲"吧,不好解释。 昨早,见一对老人相互搀扶着,局蹐踱步,不言不语;今晨,这两位老人在木椅上静坐着,安祥地望着湖面,依旧相依相偎,不言不语。 小树林中,几位老人在抖着空竹,声音高低起伏,绳子左伸右缩,空竹上下翻飞。曾仕强教授讲:"中国字奥妙无穷,可谓是一字一太极。"我想曾教授若观此景,定能谓"一人一太极"矣。 东、西、南岸的迎春花又矮又稀,叶子脱落大半,惟显青色条茎,而北岸的迎春花却繁茂如春。农家常有一句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而湖岸乃"向阳水岸花常茂"哉。 湖周边有五座体育场馆,环步于心形人工湖,不同方位看场馆形态各异,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吧。 小径一边是茂壮的一排柳树,一边栽有一长片簇密的红叶石楠,环卫师傅把散落的柳树叶尽扫往石楠丛中,细思自己前半生独居边陲小镇,飘荡无依,一时凄然、释然,险如"此叶落彼根矣!" “你长得真好看” 文/李艳民 说这句话的,是我那段时间每天都遇到的一个瘦高个老头儿。 这个老头儿是一位住院病人。每天中午11点半左右,是就餐时间,有几次,我看到他手中拿着碗,把一只脚挡在电梯门口,等另外几个老人。或是,电梯门刚关上,他们几个人追过来拍门狂叫。于是,偶然路过时,我便站在电梯口,帮他们摁下“开门延长”。 有一天,我从电梯里出来,便看到这个瘦高个老头儿搀着另一个腿脚不太灵便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过来。我回头摁住电梯的开门键。他们上去后,那瘦高个老头儿又退了出来,对着我呵呵地笑,说:“你长得真好看,天天都笑眯眯的。”电梯里的一群老人都哈哈大笑,有人说:“就你眼尖,看见人家长得好。” “别只看我了,你们都小心脚下,等电梯停好再下,还有,别用脚挡住电梯门,这样不安全。”我笑着说。 也有几次,电梯门刚一打开,在门口等待的几个人便一拥而上,不一会儿,电梯下行时到了这个楼层,门又打开了。他们看到等在门口的我,吓了一跳,连说:这个电梯有毛病,我明明要下一楼的,怎么把我拉七楼转了一圈,又停在四楼了? 一个会乘电梯的人便笑话他们:“电梯没毛病,是你们不会用。人家是先上后下,有人到五楼,有人到七楼。你们又摁上、又摁下,电梯当然要在这个楼层停两次了。” 原来,他们同时摁上、下两个键,只要电梯门一打开,不管是上还是下,马上就上去。 这让我想起自己刚进城时的事。 第一次乘坐电梯,是带教老师让我替她去11楼领取物品。等所有人都下了电梯,电梯又载着我下到了一楼。后来我才明白,乘电梯时,每个人都需要摁下自己要到的楼层,而我,什么都没有摁。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尴尬事,事后想想,那都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啊!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因为从未见识、从未经历过,才会出尽洋相,甚至被别人笑话。 我知道,自己长相一般,担不起那句“你长得真好看”。那位老人心中的“长得好看”,一定是因我善意的提醒、不带歧视的微笑和体谅吧。 品读生活 文/郭翰 几天的旅程刚刚结束,舒展一下心情,也慢慢梳理一下记忆。 看着屋里几天没有浇灌的花草,奄奄一息的模样甚是怜悯。花草也有生命,需要不断浇灌,才能有自己的生机,哪怕只是点缀一下身边的绿色,同样能带给周围一些清净。岁月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岁月感受,不管生活如何变化,带给自己的那份感悟,总是或多或少找到一些甜美的回忆。 因为工作原因,离开属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很多天了,总觉得就像离开了很久一样,因为这种感受,让我几次提笔也搁浅了这种心情。或者是因为整理,也或者是因为重新思考。总之,生活的酸酸甜甜,也许只有自己了解其中的味道。 如果我们的每天奔波,仅仅是为了一个生活的体验,那么随时的心灵感受,那就是为了生活更加的美好。面对这些生活,每天我们总会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思考,带着淡淡的忧伤,带着种种豪情与流年的回荡。 站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灯火通明的背影里,我们总会想起很多人和事。似乎这些倥偬的岁月背面,总是或有或无的梦长长伸展,本以为这些都会忘记。可是,时过境迁之后,依然还是会清晰记起。也许,这就是生活,也许这就是每天我们走过的路。 面对着变化的生活,我们总感觉自己会有孤单的时候。翻开手机号码,无数个熟悉的号码,总是难得拔出一个,因为属于你的心情,能不能传递到对面去,远在很多地方的朋友,他们真的都愿意听听你有些沙哑的声音?越来越薄如蝉翼的友情,是不是也需要时间慢慢去增厚? 或许我们会孤独,孤独或许是我们没有满足。或许我们会寂寞,寂寞或许是我们还没有拥有。那么满足了,拥有了,我们也会不会都一样的感觉充实与快乐呢?“明月白露,光阴往来”,面对着流逝的时光,生活里也许我们会束手无策,但有一点,我们是能够做到的,那就是生活好每一天,不管路上的风景美不美丽,用一只属于自己的眼睛去欣赏,总会收获很多不一样的美丽景色。 记得中学的时候,寄宿在一个安静的小巷楼道里。在楼道对窗的对面街市上,住着一位80余岁的老人,每天我们都起得很早,因为要去上学,就必须很早起来看书。但我们随时醒来,对面这个老人的灯都是亮着的,开始以为老人仅仅只是年老没有瞌睡,也就没有注意太多。 一个小小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生活的空间。作为一个学生,当时也没有去过多研究,毕竟关注的应该是学业问题。至于别人生活咋样?是如何面对生活的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也会是多止一举,一句话“扫好自己门前雪。”然而,一个只顾自己内心的人,有时总会失去很多生活的意义。不管什么阶段,都需要在自己的生活里,多多寻找一下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好景色。 一直住了半年,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就把窗户推开,看到这个老人在屋子里串来串去,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一样,忙碌的身影激起了我很多好奇心。天刚蒙蒙亮,老人就出门了,直到我们上学去了他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老人一直有晨跑的习惯,跑步回来之后,就开始搞自己的艺术创作,比如练书法,或者画一幅画,老人退休三十余年,在这条小街上也是出了名的。因为退休的生活,并没有让这个老人进入真空,他一直热爱艺术,也热爱生活,他对艺术的追求,没有想得到什么回报,但是老人的书法和绘画、雕塑,都有很深的造诣了,而每天坚持跑步,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因此,也才有经常我们都看到他窗棂的灯光随时都亮着了。 尽管时光过去很多年了,我依然会记得那时的场景。因为知道这个老人的事迹之后,给了我无数的启发,几十岁的人还依然这么热爱生活,慢慢感受生活的真谛,我们作为刚刚起来的孩子,就没有理由不做好每一件属于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是一种默默的精神,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也是热爱生活的典型例子。比起那些无法理解生活,只觉得生活是一个过程的人来说,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也许就不仅仅只是品味生活的成分了,还有一种生活的美,生活的味道在里面。 人们常说,美丽的人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是的,路就在脚下,每天我们都会看到人来车往的人们,穿梭在不同的地方,他们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梦,走着自己的路,每个人的眼里,都会带来不一样的美好。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一个白天黑夜,都是一个沧海桑田,虽然我们会感觉很短暂,对于历史来说,更不值一提。但是,对于我们人生就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刻。 “花开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春里,我们有过懵懂,青年中,我们有过犹豫。这一切我们也许会后悔,但来得及吗?一切都是过去之后,我们也才会悄悄想起。 品读生活,就是品读每一天的快乐与幸福。 品读生活,就是品读每天的时光与岁月的流逝。 品读生活,就是品读属于自己内心的那一道彩虹。 品读生活,就是品读我们每天的真情故事…… 生活很美好,生活很漂亮,就像风景,就像一路的旅程。但是,我们需要如何去品读,我们需要如何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就需要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如何去拍摄人生美丽的风景。 光影交错的每一天,生活在五彩的世界里,需要慢慢悟,也需要欣赏、品读。 宅心可老 文/何诚斌 画家一苇说,人老了,不要说心不老,心跟人一起老才正常。一苇自己尚未老,他是针对一些忙于圈内圈外活动、装萌扮嫩、逢人便说“心不老”的人而有此番感慨。 我随即想起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刀锋》中的一个醉心于欧洲交际社会的美国人艾略特·谈波登。他是交际场上斫轮老手,可是随着老相识的不断衰老死去,他越来越势穷日蹙。老态龙钟,本可以退出社交场,但因势利的恋情与世俗的虚荣,他不敢面对现实,仍是寻找机会跻身上流社会,结果因一家宴会没邀请他参加,绝望得“大滴大滴的眼泪从他消瘦的面颊上滚下来”,伤心得像个受委屈的孩子一样…… 人未老心先老,当然不好。人已老心不老,如果是天然的心理年龄决定的,倒也未必是坏事,至少有利于健康。如果卖弄“心不老”及执著于“心不老”,就大有可能计较于被人嫌弃,身心不爽,失去“中心位置”,被边缘化而悲观难受。我发现一些文化学者,退休后到处赶场子,几乎天天抛头露面于公众场合,显得非常活跃,而其内在原因是怕被社会离弃,被人们忘记。这些不甘于寂寞的“心不老”的人,常常比在职时更敢于批评,亮明观点。是人老心不老,率然任性吗?我看不完全是。心理作用于“退休”二字,逆反、背叛,或是一种自我强制的缓冲行为。若用悲悯的眼光来看,他们也属正常,可以理解。人的孤独感,来自于社会参与度、认可度的高低。 心不老的人,忽略实际年龄,与年轻人平等相处,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他们,那是善德。“老当益壮”不是自我评价,而是由晚辈称赞。竞争社会,不老的心受名利驱使,“老夫聊发少年狂”,结果年轻人倒下一大片。孔子认为,老年血气已衰,戒得。现代社会,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劝勉老人“心不老”。真正做到心不老的,却是那些有社会活动资源,有平台,有背景的老人。他们一方面希望中青年尊重老人(老艺术家),一方面却挡住了中青年的路,占据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一苇说:“我要是老了,就隐居起来,不抢年轻人的饭碗,不占年轻人的机会。”我笑道:“我也像你一样。可是,我们现在还没老,故有此言。当我们老了,害怕冷落,向热闹处扎堆,心就未必服老。”一苇说:“我不是讨厌老人,而是认为,人啊,什么年纪就该是什么心,人老,心也老。你看那些枯木,真的是因为心不老,才逢春焕发生机吗?每个人都会老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所谓生命的长度和厚度,由精神向度决定。热爱生活和人生,并非由不老的心决定,何况年轻的心,有抑郁、有浮躁、有见异思迁等毛病。人老了,心淡定了,不汲汲于名利,无忧无虑,乐观自在,更有利于修养和艺术境界的提升。”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更要戒中青年的种种“心病”。据说,有一位叫李庆远的人享年257岁,他曾告诫人们:“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其长寿之道也。”这种心念,恰恰老年人更容易拥有。 我对一苇说,许多画家都很高寿。他说不一定,最近身边就有几个画家没活过60岁。我想,他们没能高寿,因素很多。孔子用手杖敲原壤的小腿,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为什么?跟原壤“心不老”有很大关系。原壤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他清洗棺木,他却咚咚地敲击着棺木说:“我很久没唱歌抒怀了。”他接着唱道:“斑白的狸猫之首,牵着你柔软的手。”这种人是心不老吗?是可爱的“老顽童”吗?显然不是。“心不老”与“童心”不是一回事。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近年来,我接触了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总体印象个性缺乏,派头十足。他们多为中青年,当今世俗社会之种种心,到了人老之后,会归于平淡吗? 我非常喜欢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包括文章;我更喜欢吴老正直、真诚的人品。吴老82岁的时候说过这番话:“有人问我有什么苦恼?我想,有一些老人,他们心态很平和,他们不搞什么创作,老了也去散一散步,走一走,坐一坐,而我的苦恼是,我都老了,却感情不老,性格不老,我就苦在这里。”这是一种源于“童心”的反省精神,追问精神,明白于艺术生命绕不开人体生理的衰老。老了就老了,随之改变性格和精神,否则就会痛苦。 在作家当中,我接触最多的老人是《孔雀东南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智海。他宅心仁厚,被无数比他年轻的人爱戴,而他从不自居心不老,也没有故做心不老,可谓德高望重!先生再过三年就80岁了,他的一颗“老心”,容纳大慈大悲大爱大善,常荐举晚辈,为年轻人引路。他偶尔写点东西,总是那么谦虚,说写得不好,要我给他校对一下,把把关。在李智海身上,我看到了,心老如海,无限智慧,赢得更多真挚的尊敬! 幸福的味道 文/王顺中 一位老人,整天拉着伴他多年的老牛,在无边的原野上蹒跚放牧。后来,村里养牛的人越来越少,在乡村地头徘徊了几千年的“牛郎”,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这位放牛的老者却渐渐成为村里的焦点和谈资。“他儿子那样发财,在大上海都有车又有房,还让老人在家放牛,简直是……”“是该享享福了,又不是日子不能过,咋能……” 儿子只得把家里也是村里唯一的老牛卖了,硬是将倔强的老父亲接到城里享福。可是天违人愿,进城不久,老父亲居然一病不起。 “我……想牛——”儿子又花上好几倍的价钱,将那头牛重新拉到父亲面前。“啊——”老人见到熟悉的老牛,竟然两眼放光大叫起来。不久,那个头顶草帽,手拉老牛的蹒跚身影又在村里出现了。 幸福就像穿在脚上的鞋子,舒服与否,只有自己最有发言权。 |
随便看 |
|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