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三风十愆 |
释义 |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sān fēng shí qiān ㄙㄢ ㄈㄥ ㄕㄧˊ ㄑㄧㄢ三风十愆(三風十愆) 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书·伊训》:“敢有恆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恆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宋 苏轼 《骊山》诗:“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 驪山 可亡国。”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三风十愆 成语(Idiom):三风十愆 发音(Pronunciation):sān fēng shí qiā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三种不良风气和十种错误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 三风(sān fēng)指的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是指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十愆(shí qiān)指的是贪污腐败、懒政怠政、徇私舞弊、虚报冒领、买官卖官、贪图享乐、违法乱纪、生活腐化、追名逐利、奢侈浪费,是指在个人行为中存在的错误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三风十愆常用于批评官员、领导或个人行为不端的情况下,用来形容不良风气和错误行为的严重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论语·子罕第十二》中记载了子罕的故事。子罕是孔子的学生,他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君子有三思而后行。先思言而后行,多言多败。先思义而后行,多义多滥。先思利而后行,多利多短。”后来,人们将孔子的教诲延伸为三风十愆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风十愆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三风表示不良风气,十愆表示错误行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官员陷入了三风十愆的漩涡中,最终被党纪政纪处分。 2. 他的行为违背了三风十愆的原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三风十愆分为两部分记忆,先记住三风的含义和三个字的读音,再记住十愆的含义和四个字的读音,分开记忆可以帮助记忆更加清晰。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和故事,可以进一步学习《论语》和其他古代经典著作。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听老师说,不做三风十愆的事情,才能做一个好孩子。 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同学因为犯了三风十愆,被老师批评了。 3. 高中生: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不少三风十愆的现象,我们应该积极改正。 4. 大学生:学生会的干部们要自觉遵守三风十愆的要求,做出合格的表率。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