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对治
释义

基本解释

(1).相匹敌。《汉书·韩安国传》“公等足与治乎” 唐 颜师古 注:“治谓当敌也,今人犹云对治。”
(2).原为佛教语。谓断烦恼。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六章:“邪僻之对治在乎守意。意者,心之动而未形者也。意正则神明。神明则无不照、无不能而成佛矣。”
(3).引申为对付。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十二:“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黽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牀?”
(4).指对应,对照。 明 袁宗道 《论隐者异趣》:“古人云:若取自己自心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为对治。”

成语(Idiom):对治

发音(Pronunciation):duì zh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来治理或解决问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对治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对”意为相互,互相;“治”意为治理、解决。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制约来解决问题或治理事物。这个成语主要强调了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对治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场景。例如,在团队合作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在社会治理中,各个部门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来解决问题;在医学领域,对治也可以指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疾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对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原文为:“然后始皇乃下令曰:‘诸侯王及大臣,皆来朝觐,无得留守。”其中的“无得留守”一词,即表示对治。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演变出多种含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对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团队合作中,大家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才能对治问题。

2. 在社会治理中,各个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对治之力。

3.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对治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对”和“治”两个字分别与相互合作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记忆。例如,将“对”字与合作的意义联系,可以想象两个人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将“治”字与解决问题的意义联系,可以想象一个医生通过治疗来解决疾病问题。这样,将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对治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对治相关的成语,例如“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等。这些成语都与相互合作、相互制约有关,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对治的含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才能对治这个难题。

2. 初中生:在班级中,同学们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才能对治学习中的问题。

3. 高中生:在团队项目中,成员之间要相互协作、相互制约,才能对治项目中的各种挑战。

4. 大学生: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形成对治之力。

5. 成年人:在工作中,同事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才能对治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8: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