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章

饮食文章(精选9篇)

一锅炖

文/杜韦慰

炖是中国最古老的做菜方式。镇坪有一道特色美食“乡村土灶一锅炖”,已经流传几千年了,一个土灶一口铁锅,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焰,看着就让人眼馋,吃起来更加过瘾。相传唐宋以来,川陕鄂古盐道就盛极一时。而一锅炖的发明者就是曾经在这条古道上背盐的盐夫们,逐渐形成背盐山民的奇特民俗。

为了路途的便利,采用一锅“炖”这种单一快捷的烹饪手段来处理不同的食物原料,即简单又方便。在具有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可以选择重或清淡口味,常在一起搭伴的人都围着这一锅,每个人均可平等参与和分享,边吃边唱五句子山歌聊家常。盐道崎岖坎坷,漫长艰难,是一条非常危险的路。为了生存,需要大家伙相互鼓鼓劲、加加油。吃一锅炖就意味着彼此的认同、亲近,互帮互助,非常具有包容性。炖在锅里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温暖和希望。

来到镇坪,一定要去吃一锅炖,否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镇坪乡村土灶一锅炖的老板叫谭勇,高大帅气,耿直率直,他说做一锅炖的初衷就是为了怀念爷爷和寄托乡愁,爷爷辈都是背盐的,爷爷喜欢吃一锅炖,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吃着一锅炖,听爷爷讲古盐道那些久远的故事,舒服而惬意。一锅炖伴随着他的成长,有一年他出门在外,想念亲人和家里的一锅炖,跑遍全城都找不到思念中的味道。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谭勇的心底萌生:“何不把镇坪古盐道一锅炖这道美食推广开来,让人们都能够品尝到!”他开始了对饮食文化的研究,了解得越多,对一锅炖的兴趣就越浓,越觉得有意义、有价值。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上下五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食物搭配、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瞬间的想法,改变了谭勇的人生轨迹。说干就干,2013年,他在县城租赁了店面,在乡下设立了食品蔬菜种植基地。热闹的开业了,如他调研和预料的一样,一锅炖很符合秦巴山一带人们的饮食习惯,男女老少皆宜。生意红红火火,经常是晚一点就订不到桌子。2018年他索性买了县城中心位置的一层门面房,扩建开业后依然是座无虚席,生意爆满。

他还热心参与各种饮食文化活动,镇坪腊肉节上,在腊味小镇的一整条街上摆满了一锅炖,浓香四溢,吸引了所有人,让各地前来参观的客商大饱口福,赞不绝口。

那一口口大铁锅里的五花肉,腊排骨、乌鸡、干肚片、秘制蹄筋、豆腐皮、豆油皮、农家蔬菜……,每一株白菜、每一根葱蒜,都是绿油油,水嫩嫩的,让人垂涎欲滴。而且都是镇坪纯天然绿色食品,本地特色。荤菜,素菜都有,可以选择清淡可口型的,也可以选择麻辣鲜香型的,各种口味应有尽有。吃起来热呼呼、香喷喷的,配不配调味料都是一番美味。

谭勇介绍说,一锅炖里面的食材是最讲究的,要想汤香味美,口味独特,镇坪乌鸡、洋芋都是国家地标产品,镇坪腊肉,蔬菜选用绿色有机的农家菜。鸡是放养养殖,在保证肉源、菜园安全情况下也保证了菜品质量。具有超高的营养价值,且安全可靠。乌鸡,腊肉加上各类配菜,经大厨的烹饪,再放入锅中炖,使得土鸡充分吸收其中的精华,汤更是整锅菜的味觉核心,口味集聚升华、回味无穷。

一锅炖还开发配套的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和酒水,小零食是地道的镇坪风味:炸酥肉,芝麻汤圆、花椒叶、天星米粑粑、苦荞饼、浆巴馍,还有黄金洋芋……,酒水是自酿的苞谷酒、高粱酒、五味子酒、猕猴桃酒等,每一款都是美味,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镇坪是长寿文化之乡,长寿老人多。药膳一锅炖是根据长寿老人的食谱总结而成的,大山里中药材众多,金钗石斛、野山参、称筋草等等都可入锅。吃了强筋壮骨,美容养颜,延年益寿。

一锅炖不仅是美食,还蕴含着丰厚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倍添雅趣。吃一锅炖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一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符合了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一锅炖店铺和食材基地里解决了50多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谭勇说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很想带领父老乡亲们共同富裕。看着大家对一锅炖的喜爱,决定扩大经营规模,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一锅炖的美味,在安康、岚皋、汉阴、竹溪、巫溪等周边地区都逐步开起了连锁店。

一锅炖来源于古盐道,升华于民间。承载了镇坪人太多的记忆,那独特的味道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积淀着浓郁的乡愁。现在又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作为一种特色饮食,亦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记得住乡愁,挂得住乡情,一锅炖已成为大巴山一带的代表美食。

母亲的“乡味”

文/邓一非

在人们的家乡情结里,最难割舍的一种便是舌尖上的“乡味”。人们对家乡饮食的味道,往往有着一种近乎执着的喜好。母亲做的“乡味”,让我真切感受到那是一缕浓浓的乡情、一份深深的母爱,更承载着质朴无华的生活信念。

我父母都是从湘西大山深处的农家走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中期,父亲入朝参战回国后,母亲随军来到鸭绿江边的山城——通化。从满目苍翠的南方到冰天雪地的东北,除了气候,最难适应的是饮食。母亲曾说起,初到东北那段日子,她常常愁容满面地吃着难以下咽的面食和高粱米。我出生那年,父亲在外地军校学习,姨妈从老家赶来帮助照料我。吃惯了大米饭的两个人,由于不会发面,看着蒸出来干瘪发酸的馒头,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长大后我才领悟到,一位军人妻子的默默奉献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乡味”对母亲来说包含着别样的付出和乡愁。

湖南人怕不辣,可以说对辣味的偏好是浸透在骨子里的。父母几十年移居他乡,在我家的餐桌上,辣味主打,食不厌辣,成了一条食味的“定律”。母亲做的辣椒酱、辣萝卜干、辣鱼干,便是一家人偏爱的家常吃食。有人讲,一个人饮食上的偏好,是在三岁左右舌蕾味觉的发育阶段形成的。母亲说,我刚能上桌吃饭那会儿,常常被辣得满头冒汗,鼻涕眼泪一起流,一边不停地吐着舌头,一边吃得有滋有味。想来,我“宁愿几顿无肉,不可一餐无辣”的饮食习惯,就是这样被养成的。

在那食品供应匮乏的年代,许多南方人爱吃的食物在北方很难买到,但这并没有难住渴盼“乡味”又心灵手巧的母亲。在我孩提时,就经常能吃到母亲亲手做的腐乳、酒酿、豆豉、酸豆角、梅干菜等湖南风味的美食。母亲把腐乳叫“霉豆腐”,一道关键的工序是掌控好豆腐发酵的火候。我看了制作过程,开始还不大敢吃。在母亲再三劝诱下,尝了第一口后,就被那柔爽、醇香、微辣的独特口感和味道吸引了。那时做酒酿的酒曲当地买不到,母亲就让父亲托人出差时捎购;所用的江米搞到一些也不容易,母亲就把江米和东北大米掺兑着做。记得小时候,早餐吃上一碗漂着蛋花的酒酿,砸巴着嘴欢跳地去上学,一上午都觉得口留余香、神清气爽。

10岁那年,我家随部队搬迁到华北,住的平房后面有一间接盖的小厨房。一天,我见家里的小厨房在不停地冒烟,走近一瞧,母亲正蹲着往炉灶里添加稻糠。

“俺非牙子,有腊肉恰了。”母亲操着家乡话,起身微笑着拍拍我的头。

“为啥要用稻糠来熏呢?”我疑惑地问。母亲说:“这样腊肉会有稻糠的香味。”

原本湘西农家的腊肉,是挂在灶堂间,靠做饭的柴烟熏制出来的,用稻糠熏制腊肉是母亲想出的点子。为做腊肉,母亲把灶台做了一番“改造”,特意从部队农场拉来了两大麻袋稻糠;需要每天点燃稻糠三四次,持续熏烤30多天。这么耗时费力,母亲却乐此不疲。母亲做的腊肉莹润透亮、瘦肉不柴、肥肉不腻、熏香扑鼻。那时能在北方吃上这地道的湘菜美味,真是难得的口福。

民以食为天,家以食为大。母亲说不上是烹饪高手,可她用自己的一番心血,把“乡味”变成了舌尖上家的味道,留给我太多儿时欢愉、温馨的记忆。

我不满18岁参军,在连队当兵那会儿,每次回家探亲假满,临行前母亲都会为我备好几罐辣椒酱、辣鱼干等,叮嘱我到连里和战友们一起吃。我提干成家后,父母已回到湖南长沙定居,母亲隔段时间就会寄来一大包“乡味”美食,这让出生在南京偏爱甜食的妻子,也慢慢喜欢上了吃湘菜。后来,我还学着母亲的样子给女儿做“乡味”。女儿长大后,从上军校到在部队工作,每次休假回家前,都会在电话里说,最让她惦记的是家里的“乡味”。时常在餐桌上,瞧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着辣味十足的腊肉、熏鱼,我就会给她讲起奶奶做“乡味”的往事。

如今,母亲已去世20多年了,可那“乡味”,不仅已化作潜藏在我味蕾的独特记忆,更把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的那份执着信念传递给我。母亲走了,她把那裹着情怀和信念的“乡味”永远留给了我。

随笔

文/江枫

五一假期过的真快,还没有找到休息的感觉就已经结束了。我想这是一部分人都有的感受吧!本应该是休息的时候,却变成了忙碌,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过完了这个小长假。这个假期我没有做特别的安排,因疫情的原因好久没有回老家了,趁着这个机会在家里待了几天,整体感觉还不错,虽然没有到外面走走,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却也有一场心的旅行,感受到了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风光!

假期期间拜托一位四川的朋友有时间帮着拍了几张巴蜀的相片,以了解当地的人文风情,也算是自己的一次旅行吧!没隔多长时间朋友就发过来了,有饮食、有山水,虽然不多,却也有代表性!我反复的看着这些照片,除了感受到当地人文风情的气息之外,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点感受而已。

首先谈谈饮食,其中一张相片是火锅,显而易见这是四川饮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巴蜀饮食文化的灵魂之一,只要一提到四川的饮食,我想很多人本能的反应就是麻辣,还有火锅。它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更是一种区域的特色和文化,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来讲它更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这种传承同时也是人的传承,是生命的传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不仅是生命的养育更是人的性情的养育!巴蜀是这样,其他地方又何尝不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快速变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夸地域工作、生活及各区域之间的交流也不断的演变、扩大,使得各行各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和发展,其中饮食文化就比较突出,饮食文化在不同程度的,不知不觉的进行着融合,地方特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有的招牌尽管写着是地域特色,看上去也是,如果真品尝起来还是有点不同吧!不可否认,这种融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也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人们开始尝试不同地域的饮食,甚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我姑且把它定义为适应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吧。现在人们要想吃家乡菜也不一定回到本土,只要你想吃,都可以找到,甚至可以找到标有正宗地方饮食的馆子或者酒家,至于是不是正宗,各有所见吧,只是希望地域饮食文化要不断的传承下去,不失本色或尽量保持本色。

下面再聊一聊另外一张相片——山水照,里面有山有水,山没有那么高大、险峻,水也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和雄观。照片没有美颜也没有特殊的处理,但它去把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展现在我的面前,印在我的心上,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美妙。这些山,这些水在那里经受自然和岁月的洗礼,显得格外的朴实而庄严。它们陪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变老直到离去。它们记载着历史的桑田变换、书写着人们的记忆。斗胆把自己置身于此地,试想着在这里长大,我想这些山山水水一定记录着我的好多故事,勾起我太多的回忆。也许第一次和小伙伴一起打水漂是在这里,第一次学游泳在这里,第一次摸鱼在这里,第一次爬山在这里,第一次……太多的第一次都在这里。当我长大离开时,是否也曾默默的、依依不舍的离开你?而今的我又回到你的身边。山水依旧,只是人非昨。此时也想捡起一个石子打几个水漂,只是已找不到当初的感觉。此时我只想沿着这些路慢慢的走,去感受你的伟大,然后站在那里,看着你,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瞬间放空自己,融入到你的世界里,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就此止笔,再次感谢朋友,让我有一次心的旅行!祝愿我的朋友一切都好!

桂地食秦馔

文/商子雍

文章题目有点儿故弄玄虚,直白地来表述,其实就是在广西吃陕西饭。

典籍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坊间则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句话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不过第一句强调的是,饮食乃人类正常、正当的欲望;而第二句,则指出饮食有地域之分,不可能走遍天下、吃遍四方,处处的饭菜都一模一样。

之所以忽然想起前述两句话,并准备以此为由头发表一通议论,是由于刚刚从广西“自由行”归来,并且在桂林市的一家小饭馆里,有过两次吃陕西油泼面的难忘经历。

那是一个在西安根本无法享受到的温暖而清新的冬日,下午两点多,我和老伴从南宁乘动车来到桂林。在桂林宾馆稍事休息后,上街找饭吃。桂林宾馆地处老市区的热闹地段,与风光秀丽的榕湖毗邻,附近就有一条步行街,商铺、饭馆一家挨着一家,但我们选择的,却是一个门脸不大、店堂很小,仅有五张台子,只能同时接待20名顾客的小店。

原因倒也简单――这家小店名曰“西安面馆”。来桂林以前,在南宁住了5天,当地朋友帮我们订的酒店较为简易,只供应很一般的早餐。午餐和晚餐,接受了两次宴请,自己在附近的一家湖南馆子吃了两次,都还不错。两次去一家“广州粥王”吃干炒牛河、喝皮蛋瘦肉粥,也还能接受。但当地随处可见的螺丝粉店,供应用生长在小河沟、或其它什么地方的螺丝熬汤煮的细米粉,并加入或鸡腿、或鸡翅、或烧肉、或卤蛋,当然还有青菜。客观而言,这么一碗有荤有素、有饭有菜、汤汤水水、热热呼呼的饭食,当属美味,特别是价钱也不贵。但很遗憾,我吃不惯;而吃得惯的蒸馍、锅盔、面条,又到哪里去找呢?所以,来到桂林,和“西安面馆”不期而遇,“他乡遇故知”啊,当然会赶快去吃。

面馆老板是西安市灞桥区人,大师傅则来自渭南市临渭区,在桂林开了4家连锁店,地道的西安饭,各式面条、肉夹馍、小米稀饭都有。在桂林的6天里,我们先后两次前来就餐,吃的非常开心。

在广西街头与陕西饭菜邂逅,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2年深秋,第一次来桂林,在闹市区的一座桥头,发现一个小食摊打出的醒目招牌,居然是“中国汉堡王,西安肉夹馍”,趋前打探,发现相当正宗,听家住西安市东关乐居场的摊主介绍,生意还可以。2012年晚春,第一次来南宁,下榻的酒店正举办西北美食节,点了羊肉泡馍和肉夹馍,还行,但绝对不正宗,请出厨师讨教,原来他一直在本地从业,只是曾去西安交流学习过很短时间。这一次呢,除过前面提到的桂林那家西安面馆以外,在阳朔西街,也有一家销售陕西饭菜的馆子,门外的招牌上写着:“愣娃凉皮,一份10元,两份18元,三份26元;愣娃肉夹馍,一个10元。两个18元,三个26元。”但馆子的名称,却是川陕餐厅,陕西饭菜只占半壁江山。从2002深秋到2016年底,十好几年过去了,在我的感受中,南宁、桂林、还有阳朔的餐饮市场上,经营陕西饭菜的店铺,一直就是这么寥寥无几。桂地食秦馔。在绝大多数时候,只能是一种奢望!

但反过来想,倘若一位广西游子在西安,忽然对家乡美味螺丝粉产生了极度渴望,他能够如愿吗?

看来,还是那句民间俚语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换个说法,即所谓“一方人吃一方食”。而这句话所展示的,则是饮食领域里的地域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是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明显有异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农耕文明时代,交通不便,沟通困难,不同的文化少有通过切磋琢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机会,地域文化的鲜明个性特征,虽历经沧桑却变化缓慢。具体说到饮食文化。当原始人类尚处于以渔猎采集谋生的发展阶段时,饮食主要还只是为了果腹,尽管也有从茹毛饮血到熟食的一大飞跃,但还谈不上什么烹饪艺术。只是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上产生阶层、出现分工以后,烹饪才慢慢地成为一门专业、一种艺术,日益发展起来。而这种艺术,又由于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物产资源的差别,呈现出个性鲜明的特色,地域饮食文化遂缘此而生。

首先是这一地和那一地差别巨大的生态环境决定着两地截然不同的饮食内容,然后是这一地和那一地老百姓迥然有异的饮食习惯逐渐养成,为什么广西人爱吃螺蛳粉而陕西人爱吃油泼面,原因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有赖于文化的交流与提升,所以,即就是在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时期,我们的祖先,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外部世界的探求,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就是其中最光辉的两次壮举。沿着地上的、海上的、还有工业文明诞生以后出现的空中通道,人流、物流、文化流滚滚而来,滚滚而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的文化,在交汇、碰撞、磨合过程中,就像一句西方谚语之所言,“一颗石子在磨光另一颗石子的同时,也磨光了自己”,结果,各自的面貌和内涵,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具体来讲:一是内容更加丰富,二是特色愈发鲜明。

说内容更加丰富这好理解,以饮食文化为例,历史上,陆续从域外引进、不断被中国人接受的食材、调料、烹饪技法,乃至饮食观念,数不胜数;现实中,我所居住的内陆城市西安,近几十年来,陆续有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异域的菜品、菜系纷至沓来,其中一些还迅速火爆,占领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陕菜本身,也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之中,变得多姿多彩。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国各地餐饮文化的发展进步,大体也是这样。

但尽管如此,地域饮食文化的鲜明个性,却绝对不会消失,原因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人的器官中,最有记性的其实不是脑子,而是胃。儿时吃过的那些简单而又适口的饭食,总是会被胃地久天长地默默记忆;而这种记忆,又定而不移地将会伴随人走完自己的一生。”经历无数个春夏秋冬所形成的饮食爱好、饮食习惯,是这样亲密无间地在形而下、形而上两个层面,与人长久地紧紧相拥,以至于被人们深情地称作“家乡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我想,餐饮行当的从业者,不管是出自更好为食客服务的崇高精神,还是缘于更多给自己赚钱的正当追求,他们在引进外来食材时,怕是都不会无视当地人的饮食爱好吧!比如辣椒,这是直到明朝末年,才经由海路传入中国的一种异域食材,按说,东南沿海各地应该“近水餐台先得辣”,但几百年过去了,如今,中国的嗜辣者又人在何处呢?有道是“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再加上陕西、云南,全都是内陆地区。或由于气候潮湿需要吃辣,或因为性格刚烈喜欢吃辣,当地的主妇和大厨们,以精明的选择和年复一年的努力,成功地用外来食材打造出地域饮食文化的新特点,奇妙,却也顺理成章。

不管地球怎样变得越来越“小”,不管流通和沟通如何成为易如反掌,在这一地和那一地的文化不断交融、相互影响的大背景下,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无疑会依旧地久天长地延续下去,所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吃一方食”,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念及此,曾经在南宁和桂林街头,因为吃不到家乡美食而略感郁闷的我,禁不住莞尔一笑!

还有一些绝非蛇足的话不吐不快。

尽管饮食都是以地域文化的形态出现,但不同地域饮食的影响力,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只不过不能以此来判定它们的水平高低。应该说,各地的餐饮,在当地人的心目中,都是一等一的美食,但地域美食辐射能力的大小,却往往更要取决于饮食以外的诸多因素。比如,作为旧时代的宫廷美食、新时代宴请国宾的大菜,北京烤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政治符号;另一个极端是川菜,它是平民化、大众化的符号,加之抗战时期,全国各地的诸多精英云集重庆等地,其中产生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川菜拥趸;而近几十年的粤菜北上和粤语北上一样,都是广东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以后所必然产生的辐射效应;至于肯德基、麦当劳迅速在中国(这以前已经在世界)成为消费时尚,除过在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上的巨大优势以外,也和它的人文精神、也就是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关系极大。像我,最早踏进肯德基,是因为那里有水平不低于星级宾馆的洗手间,后来经常去,是由于哪怕只消费一杯红茶,也可以在它干净、舒适的店堂里休息两个小时,而不会遭到服务生的驱赶或白眼。

陕西和广西的餐饮,好像都属于比较弱势的地域饮食文化吧(相比之下,陕西可能要略强一些),要不然,怎么会在西安吃不到螺蛳粉、在南宁吃不到油泼面呢?但我们丝毫无须因此气短。地方美食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当地百姓,在这一点上精益求精,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当然,在现代社会,餐饮是一种资源 ,理应用来推动经济发展。只不过面对现实,应该看到的是,要大大提升陕西美食的影响力,主要的功夫,是要下在餐饮之外。请设想,当陕西富裕、强大到让人肃然起敬的程度,当我们有大把的钱和领先的技术出外投资创业、同时又有大量的商机使得各地的有志之士对陕西趋之若鹜的时候,陕西人就是殚精竭虑地要让陕西美食保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怕也是绝无可能了吧!

加油,陕西人!

絮言

文/猴-面包树

风物轮转,又一日。

晨光甚好。觉得明媚和煦,是在昭示希望。但愿新旅途,能有所得。

转年第一日,团圆,清淡饮食。

笋丝泡发,与木耳、香菇一并切细,些少绞肉,细致调味。馅料家常,小小包子随心绉起来,竟然也觉得是精致的。再有一碗汤,西红柿白豆腐,色彩刚好,赏心悦目。

饮食自持有情分,比人情更暖心。一次进食,如同一场诚恳对谈,不欺瞒,不轻蔑,我觉得很好。异乡独居,常常是静默,觉得困顿,这两年尤盛。做厌恶事,违心陪笑,身边种种,愈发清减本就稀薄的缘分。

想来顺遂,眼下只能是奢谈。

也学小女儿家,在太阳下许些熠熠的愿。愿好,愿能破,能新立。

饮食人生

文/清风旷野同行

有人把人生分为两种,一种叫饮食人生,另一种叫艺术人生。

所谓饮食人生,就是把吃喝放在第一位,一生吃吃喝喝,没什么追求,并以此为满足。所谓艺术人生则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高品质生活,活得有模样,活得有色彩。按照这一观点,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当属饮食人生。

民以食为天,这或不为过,尤其在当下,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百姓对商场逛不起,医院进不起,电影看不起,房子买不起,汽车开不起颇多怨恨。如此看来,能把嘴管得有些质量,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人生。

有追求、高品质的艺术人生固然今人崇敬,但饮食人生也是一种态度,生为百姓,淡泊生活,不以饮食人生为耻,把一日三餐当作一种乐趣,视作生活,何尝不一样是生存的境界?

自有其乐本已属无志和堕落,偏偏人以类聚,结交了一帮以饮食为乐的朋友,最奇妙的是又取了一个对饮食有莫大兴趣的老婆,生了一个对此有同样爱好的女儿,真乃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除了工作,我的生活似乎就是烧饭做菜,每一样都烹调得有滋有味,如果缺一种调料,我情愿把火灭掉,花一小时到菜场去搜寻,烧菜必须少油且咸淡适宜,以致女儿非我做的菜总是挑毛病:“我老爸做的可不这个味道”。韭菜馅饺子是全家的最爱,我专门研究了一套流程,包不见卤,吃起来却乳汁盈口,香气四溢。当然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是和朋友们一起满城追逐特色美味。

朋友中就有天生的美食家,哪家火锅口味好,哪家扒皮鱼特有味,哪家烧鸡公最棒,哪家土菜最新鲜,哪家的烧烤有新品种,我们立即杀向那里。江边有一家号称江鲜的小餐馆,低矮的两间平房,生意却十分火爆,每天连门口的路上都摆满了桌子,正值火夏,前面已排有十来人,我们在烈日下等候了几个小时,才在炉灶边等到一张,在烈日和火炉的双重考验和汗水中品尝了美味。高速公路边上有一农家土菜馆,红烧黑猪肉、三味鱼头和自家阉制的咸货味道独特,当时大雪封门,我们夜晚驱车一小时赶到那里,唯我们一桌,老板和厨师又惊又喜,竟然边聊边看着我们用完餐。滁洲寺庙的豆制美食不错,我们双休找到那里,美美的吃了一顿。城北一家小店有烤羊肉肥嫩鲜美,并有黑梅汁和正宗的青稞酒相佐,我们连续品尝几天,连老板都好生奇怪。城中的烤肉味道纯正,我们不怕排四小时以上的队。

每次拿到薪资后,老婆都说,陪我逛街购物,可走进商场,看着高昂的标价牌又退缩了:“神经啊,还是带我搓一顿吧”。

我就乘机说:“当然,这叫量入为出懂得理财呀,我们一家乃饮食人生。在这个生活一天天高昂的时代,保住这个就算幸福指数上升”。

想想也是,工薪阶层,虽然统计报表上人均收入早就进入小康,可把吃喝拉撒尿一刨,一月看一场电影也得考虑考虑了。花不多的钱,把嘴满足,也不失凡人的幸福吧。

不过,这实在有点可笑。在物质如此丰富的时代,难道还在为嘴犯愁吗。

“这辈子住几十平米的房子,拿着这么点薪水,也没特殊的本事,追求所谓的精神境界。能把嘴满足我就知足了。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吃喝拉撒尿,如果这个都满足不了,要那什么艺术人生有何用?这难道这有错吗?”

我无语。

对一介平民,艺术人生也许只是一种向往,但饮食人生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

饮食阅人

文/朱美禄

一啄一饮,虽说是小事,但也足以管窥人的某些侧面,故不失为有效的阅人窗口。

豪杰之士,饮食不类常人。廉颇一顿饭吃米一斗、肉十斤,在食量上异于常人。樊哙啖生彘肩,苏武啮雪吞毡,在食材上与众不同。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在吃喝方式上与俗众有别。这些非同寻常的吃喝之举,充分凸显了他们的冲天豪气。

古之仁人,其食不甘。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回有乃师之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是因了这种能吃苦精神,孔子称赞道:“贤哉回也!”需要说明的是,孔子和颜回“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超越物质享受之外,弘毅致远,乐以忘忧,所以人们把这种至高的人格理想、心性修养和道德境界称为“孔颜乐处”。

士志于道,不以饮食好恶为意。以五柳先生自况的陶渊明,“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能淡泊明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韦丛“野蔬充膳甘长藿”,却能拔钗沽酒侍奉丈夫,打破了女子难养的偏见。他们都堪称是“孔颜乐处”的忠实拥趸。

普通芸芸众生虽不以“孔颜乐处”的标准要求自己,但也唯俭朴是尚。“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因为一啄一饮来之不易,所以粗茶淡饭也觉滋味绵长。

“丈夫处世,不应于饮食求工,能饱餐粗粝者,真英雄耳”,所以中国文化对吃苦精神有着不遗余力的推崇。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便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勉励吃苦的箴言。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对吃苦精神的倡导,最后都落入了“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旨归,认为经过苦难炼狱的煎熬,方可以获得成功的回报。

中华文化既有对吃苦精神的推崇,也有对世俗享受的追求。如“以酒为池,县肉为林”,虽然荣华富贵,但却是荒淫饕餮的表现。“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虽然自奉甚厚,但其靡费也显而易见。至于必欲列鼎而后食,则是偏执的奢侈而已。食不厌精,沉湎于口腹之乐,人就异化成了美食的奴隶,其格调自是不高。然而更为人所不齿的,则是饫甘餍肥却无所事事。所以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在孔子看来,哪怕玩博弈游戏,也比光吃饭不干事强呀。

需要注意的是,沉溺于酒肉中也不能一概贴上奢侈淫逸的标签。《世说新语》中张季鹰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毕茂世说:“一手持蟹鳌,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在流芳百世与及时行乐之间,魏晋人士淡薄前者而追求后者,这是一种任诞和放达的表现。

当然,大千世界,素食主义者也不乏其人。一般说来,素食主义者多是佛教徒或者是具有护生情怀的人士,他们对动物有着足够的尊重,认为动物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故不食用动物肉、动物油和动物胶。不管茹素与否,应该承认,吃素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文化理念,也是一种致力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有形形色色,其饮食固不可一概而论。暴饮暴食,是不善养生的表现。宁可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是有骨气的表现。食肉寝皮,乃是血海深仇,非如此不足以解心头之恨。至于易子而食,则是饥荒年头惨绝人寰的惨象。明乎此,则不仅是阅人,简直是阅世了。

饥餐渴饮乃人之大欲。一啄一饮,虽说是些些小事,但以此为窗口,却可以见出许多。

我的健身史

文/猕猴桃

对我来说,去医院和去健身房最大的障碍,就是迈进大门的那一刻,我会忽然觉得身体就不属于自己了。每年的健康检查尤为明显——从眼耳口鼻喉到五脏六腑,看着单子上的需检查项目被一项项打钩,身体早就“四分五裂”了。“我”被拆卸成好多个独立的部分,连身体最私密的地方都要像物品一样被陌生的专业人员仔细观察。

做完健康检查,报告出来不甚理想。医生说要多锻炼,不能总坐着。想想谨遵医嘱的重要性,一咬牙转头扎入了健身房,一个被奉为高质量现代都市生活必备空间的地方。

以前觉得自己对健身房敬而远之,是因为自己懒,加上羞于看到太多肌肉男。站在空旷无人的健身房里,看着整面墙镜子前的自己,才知道一直逃避的是——面对自己的身体。不同于家里狭长的穿衣镜,健身房整面墙的镜子让我的眼光无处可逃。这是一具在自己的审美体系里缺乏美感的瘦小身体。瘦并不总是什么好事儿,特别是当人们说你瘦得像竹竿、关切地问是不是营养不良的时候,更有甚者,开玩笑地怀疑你是不是被父母虐待了。有一回在家和父母谈及此事,他们庆幸地说,还好我们也不胖,不然岂不是更加“坐实”了虐待之说。

无头苍蝇似的去健身房上了几节课后,终于分清了减脂增肌、有氧无氧之间的差别,也渐渐地知道,不同的动作要修炼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健身激发着我对身体局部的感知,随即也摧毁了“我”的整体感。我自以为已经习惯了“分割”身体,某次和朋友说起健身日常,朋友说:“我准备增重8斤。分一下就是:两片胸大肌,1斤;两条腿,3斤;两条手臂,2斤;背,1斤;肩膀,1斤。”虽然讶异又艳羡他把身体的局部精确到斤两的掌控感,心里还是不由得觉得这种计算方式很诡异,使他像一名卖肉的屠夫:肉体只是暂时依附在他身上的物品,而他可以随时决定剥离或者添加哪个部分。

配合着健身的饮食计划和作息安排,也暴力地淡化了我的主观愿望。身体交给教练的饮食计划来喂养,生物钟要内置教练的谆谆教诲。进食的时候,萦绕在脑海里的想法从“我想吃什么”变成了“身体需要什么”:吃一个猕猴桃,好样的,补充了水果蛋白;接下来该吃两颗核桃,给身体增加一点脂肪;米饭嘛,就不吃太多了,毕竟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控制在50%以下。

这些都让我想起现代手段精细化培养的运动员。据说欧洲顶级俱乐部的足球队员,连饮食计划都是按照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来区别配比的。我既无意也无能成为一名运动员,但通过健身规划,作为普通人也享受到了别致的体验——似乎越来越能够控制肉身了。这种控制感还逐渐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似乎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了。直到两个月之后,我满怀期待地站到体重秤上,数字没变。教练长叹一声:“你这不行啊!”

食味

文/邵孔发

观人类饮食,似乎在围绕“圆周”运动。祖先狩猎采集茹毛饮血时,只为吃“饱”,得以存活。接之以火烹食,利于咀嚼消化,口味也佳,为了吃“好”。后来,食物烹调还要加上佐料。人或不饥而食、不渴而饮,只图品尝,盖为吃“味”。今人吃腻了鸡鱼鸭肉,想不出新鲜,便去寻找珍稀,吃蛇蝎,是为吃“怪”。此外,还要吃昆虫,生吃蔬菜,提倡无烹调饮食,像是重又回到从前,完成螺旋式循环。寻找新营养、科学营养,也是在寻找新口味。食物及制作的发展史看出人类在饮食滋味上的不断追求。

饮食之于饥饿者是享用。帝王将相钟鸣鼎食,却感滋味难得;为能咽得下佳肴,则需“鼓琵琶以侑饮”“执板奏歌侑觞”。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色是满足眼的,香是满足鼻的,味是满足舌的,食物营养才作用于胃,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眼、鼻、舌的欲望永无餍足,甚至压过了胃与身体的营养需求,造成主次颠倒,目的迷失。

食除了养生,历史上还被用来标示人的权力和财富,满足人的虚荣心。为了显示权力和财富,造成食物及制作的靡费。《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所见茄子的吃法,可知权钱闲阶级把食之讲究讲到了极致,简直不是为吃,仿佛只是为讲究。饮食的本质是充饥果腹养生,尽美滋味,存在于人极饥之时,如同寒冻才能体会粗褐的温暖。倘若我们无疾病,不缺佳肴,变着花样仍食无滋味,要么是生活太优裕了,要么是劳作太少,要么是我们自身精神上缺少些什么。滋味需要美食,美食不一定能提供滋味。食中找不着食味,食之滋味在哪里呢?

食味在敬。食物皆生物,人有好生之德,故迫不得已而食,对食物敬重有加。佛徒“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为少杀生,荤腥为戒,大家都有“粒粒皆辛苦”的惜心。食物乃自然的恩赐、劳作的成果,无敬心惜心则无食味。《列子》有云:“天地万物,与我並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弱肉强食,无味可言。

食味在劳。百丈怀海禅师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难以仿效做到。人或有体会:自己垂钓的鱼与购买的鱼,味道不一样。自己种植的蔬菜与购买的蔬菜,味道不一样。少年集体动手的野炊同豪华盛大的官场宴聚,味道不一样。吃甘蔗最好一口一口地去啃,咀嚼芯肉,吮吸甜汁;若榨出甘蔗汁直接喝,固然省事,却少了甘蔗的“啃”趣。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帮你剥好,卖现成的仁让你吃,恐或食欲大减,因少了“嗑”趣。“硕鼠”时代已远,不劳而获者尚存,不劳而获,却无法获得滋味,获何益哉?

食味在心。吃看上去是用口,其实是用心,否则便会“食而不知其味”。《论语》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动物进食在于饥饿本能,唯人类饮食取决于精神状态。“酒逢知己千杯少”,精神的投契赋予酒香。儒家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饮盗泉之水为志士之情,不受嗟来之食为廉者之情。若违背人格情怀,美食又如何呢?李白遭谗去京,“赐金放还”时,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食物真滋味,既在食物自身,更在人的心境、在人对饮食文化的精神关照。

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劳动,方能品味食物蕴含的无限滋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