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十番鼓 |
释义 | 基本解释◎ 十番鼓 shífāngǔ 详细解释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 明 万历 时,今仍流行于 苏 、 浙 、 闽 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吹洞簫,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亦省作“ 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红楼梦》第十一回:“现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臺上预备着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梦中停足倾耳,自然赞叹,这是‘十番’,究竟还是东方的古乐动人!”参阅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成语(Idiom):十番鼓(shí fān gǔ) 发音(Pronunciation):shí fān g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声音十分嘹亮、宏亮。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声音非常洪亮,如同敲打着鼓一样响亮。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的场合,也可用于形容某种事物的规模或程度非常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晋书·贾充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据说,贾充在晋朝时为官,他的官位很高,声望也很高。有一次,他在宴会上演奏了一曲鼓乐,声音洪亮嘹亮,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从此以后,人们用“十番鼓”来形容声音宏亮、响亮。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番鼓是一个以“十”为数目的量词,与“番鼓”这个名词组成的固定搭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讲声音如同十番鼓,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2. 这座城市的烟花声响如同十番鼓,非常壮观。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十番鼓”的发音与形容它的含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下敲打着十个鼓的声音有多么宏亮、响亮,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声音的成语,如“铿锵有力”、“雷鸣般的掌声”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声音像十番鼓一样响亮,我们都能听得很清楚。 2. 初中生:在音乐会上,乐队演奏的音乐声如同十番鼓,让人感到非常激动。 3. 高中生:这座城市的新年烟花声音如同十番鼓,每年都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