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支罗服 |
释义 | 基本解释指野萝卜的根。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夫治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治疾当得真人参,反得支罗服;当得麦门冬,反得烝穬麦。己而不识真,合而服之,病以侵剧。” 汪继培 笺:“支萝菔,即萝菔根也。” 成语(Idiom):支罗服 发音(Pronunciation):zhī luó f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被人强迫接受不合理的要求或服从他人的意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支罗服是由“支”、“罗”、“服”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支”表示支撑、承受;“罗”表示牢笼、束缚;“服”表示服从、顺从。合起来,支罗服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被迫承受压力和束缚,无法自主行动的状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在某种压力下无法自主行动,被迫接受不合理要求的情景。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昭公想要攻打齐国,但得到了部分臣子的反对。昭公为了让臣子们服从自己的意愿,就命令他们在斗篷上绣上“支罗服”四个字,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要求。这个故事成为了支罗服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宾结构,主语为人,谓语为“支罗服”,宾语为不合理的要求或他人的意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迫支罗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2.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不应该被支罗服,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支罗服”与“被压力和束缚所限制”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被迫接受不合理要求的状态。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与压力、束缚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压力山大”等,扩展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被老师要求完成太多的作业,感觉自己被支罗服了。 2. 初中生: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排队,觉得自己被支罗服得无法自由行动。 3. 高中生:学习压力很大,感觉自己被支罗服在书桌前。 4. 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会被公司的要求支罗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