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义理
释义

基本解释

义理 yìlǐ
[argumentation ] 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
以义理咨访。——清· 刘开《问说》

英文翻译

1.argumentation (of a speech or essay)

详细解释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魏书·崔浩传》:“作者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
(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汉书·刘歆传》:“及 歆 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三国 魏 王肃 《<孔子家语>序》:“自 肃 成童,始志于学,而学 郑氏 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
(3).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 宋 张载 《经学理窟·义理》:“有急求义理復不得,於閒暇有时得。”《二程遗书》卷十八:“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记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即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 宋 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4).文辞的思想内容。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今诗与古诗,俱有义理,而盈於差美。方之於士,并有德行,而一人偏长艺文,不可谓一例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举子轻薄为文,不求义理,惟以敏速相夸。”
(5).犹道理。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追思所犯,真无义理。”《水浒传》第三六回:“ 赵 家那廝是个刁徒,如今暴得做个都头,知道甚么义理?” 郭沫若 《鸡之归去来》:“那H老板娘是讲义理的人。”

义理(yì lǐ)

发音:yì lǐ

基本含义:义理指的是道义、道理、道德规范等。它强调人们应该遵循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道理。

详细解释:义理是由“义”和“理”两个词组成的,其中“义”表示正义、公正,强调做事应该合乎道义;“理”表示道理、法则,强调做事应该合乎道理。义理的含义是指人们应该遵循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道理。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人们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标准。

使用场景:义理常常用于讨论道德、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强调人们应该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和道理。在教育、社会和家庭等领域中,人们常常强调培养良好的义理观念,使人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行为。

故事起源:义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离娄上》篇中,原文是“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这段话强调了人们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世界,才能达到与天地相应的境界。这段话中的“诚”即是义理的核心。

成语结构:义理是一个名词性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做人要讲义理,不要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2. 学习义理是每个人的责任,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义理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道德准则和道理的十字路口上,面对各种选择,他要做出符合道义的决策,这就是义理。

延伸学习:学习义理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哲学著作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6-12岁):我要遵守校规校纪,学习好,做一个有义理的好学生。

初中生(13-15岁):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义理,不做欺骗和欺负同学的事情。

高中生(16-18岁):高中生应该懂得道德和义理,对待学业要认真负责。

大学生(19-22岁):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做一个有义理的社会人。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4:49:47